青溪鳞毛蕨
《中华本草》:青溪鳞毛蕨
拼音注音
Qīnɡ Xī Lín Máo Ju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opteris labordei(Christ)C.Chr.[Aspidium labordei Christ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。采挖后除去叶,洗净泥沙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60cm。根茎斜升,与叶柄基部被棕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-35cm,向上光滑;叶片卵状三角形,长20-35cm,宽10-25cm,仅羽轴下面有少数棕色泡状小鳞片,三回羽裂;羽片稍向上弯弓,基部1对最大,长10-15cm,宽4-6cm,羽轴基部下侧小羽片略长,小羽片先端圆锐并有数个尖齿,边缘有粗锯齿。孢子囊群圆形,着生于小脉中部或中部以下,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800m的山地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活血调经。主肠炎;痢疾;妇女痛经;月经不调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银毛委陵菜
- 大巢菜
- 大昏鸡头
- 栲栗果壳
- 五叶壁藤
- 断线蕨
- 炮仗筒
- 野丁香
- 野桂皮
- 东北红豆杉
- 屈头鸡根
- 阿利藤
- 阿育魏实
- 石风丹
- 龙珠子
- 三月花
- 青蒿露
- 艾片
- 油鸭
- 油茶
- 无爷藤
- 十大功劳叶
- 莎草
- 莲生桂子花
- 狼喉靥
- 蓝花子
- 裂叶翼首花
- 梓叶
- 朱砂
- 香鼬
- 三果木皮
- 短冠草
- 油菜子油
- 丝瓜子
- 丁茄
- 大红花点地梅
- 棵麻
- 人中白
- 青刺尖
- 大冷水麻
- 铅
- 空心泡
- 大臭黄荆
- 白子菜
- 土连翘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苏
- 白桦皮
- 白毛委陵菜
- 软皮树
- 矮子常山
- 大叶青木香
- 大叶接骨藤
- 大叶铁包金
- 小叶杜鹃
- 小草寇
- 榕树胶汁
- 柏枝节
- 小叶石楠
- 小檗
- 阳桃
- 小叶金花草
- 野苋子
- 钓兰
- 大白顶草
- 小松藻
- 小果蔷薇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小叶榕
- 狭叶露珠草
- 雄黄
- 小对叶草
- 细木通
- 田螺
- 小叶莲
- 柞木
- 细辛
- 小叶金老梅
- 小人参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鼠李
- 猩猩木
- 细芦子藤
- 细梗胡枝子
- 小口小金发藓
- 小叶薄荷
- 小地柏
- 小报春
- 细叶防风
- 秀丽槭
- 小毛香
- 小升麻
- 小叶罗汉松
- 续随子叶
- 簕竹
- 蓝花参
- 骆驼黄
- 桃叶蓼
- 降龙草
- 小大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