鹊
《中华本草》:鹊
拼音注音
Què
别名
干鹊、神女、飞驳鸟、喜鹊、刍尼、客鹊
英文名
magpie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,1.《纲目》:鹊,乌属也,大如鸦而长尾,尖嘴黑爪,绿背自腹,尾黑白驳杂,季冬始巢,知来岁风多,巢必卑下,至秋则毛鲜头秃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鸦科动物喜鹊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ca pica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捉,捕后杀死,去羽毛及内脏,鲜用或烘干。
原形态
喜鹊,体长约45cm。嘴尖、黑色。头、颈、背部中央、尾上覆羽等均黑色,后头及后颈稍映紫辉,背部稍沾蓝绿色;腰部有1块灰白斑;肩羽洁白。初级飞羽外翈及羽端黑色而显蓝绿色光辉,内翈除先端外,均洁白;次级和3级飞羽均黑色,外翈的边缘具有深蓝及蓝绿色的亮辉。尾长,尾羽黑色而有深绿色反光,未段有红紫色和深蓝绿色的宽带。颏、喉、胸、下腹中央、肛周、覆腿羽等均黑色,喉部羽干灰白色。下体余部洁白。虹膜黑褐色。脚及爪均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晒息于庭院、原野和山区。筑巢于大树上。食物主要为各种昆虫及其幼虫,兼吃落花生、玉米、豆类及浆果等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。
性味
味甘;性寒
归经
肺;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;补虚;散结;通淋;止渴。主虚劳发热;胸膈痰结;石淋;消渴;鼻衄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1只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〈别录〉:雄鹊肉治石淋,消结热,可烧作灰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主消渴疾。3.《本草图经》:主风,大小肠涩,四肢烦热,胸隔痰结。4.《医林纂要》:止鼻购。贩病时作者,以鹊肉作羹食。5.《陆川本草》治身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鹊
拼音注音
Què
别名
干鹊(《西京杂记》),神女(崔豹《古今注》),飞驳鸟(陶弘景)。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鸦科动物喜鹊的肉。
原形态
喜鹊(《食经》)
体长约45厘米。嘴尖、黑色。虹膜黑褐色。头、颈、背部中央、尾上覆羽等均黑色,后头及后颈稍映紫辉,背部稍沾蓝绿色;腰部有一块灰白斑;肩羽洁白。初级飞羽外翈及羽端黑色而显蓝绿色光辉,内翈除先端外,均洁白;次级和三级飞羽均黑色,外翈的边缘具有深蓝及蓝绿色的亮辉。尾长,尾羽黑色而有深绿色反光,末段有红紫色和深蓝绿色的宽带。颏、喉、胸、下腹中央、肛周、覆腿羽等均黑色,喉部羽干灰白色。下体余部洁白。脚及爪均黑色。
栖息于庭院、原野和山区。食物主要为各种昆虫及其幼虫,兼吃落花生、玉米、豆类及浆果等。
生境分布
分布我国大部地区。
性味
甘,寒。
①《别录》:"甘,寒,无毒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,平。"
归经
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足太阴、太阳、阳明经。"
功能主治
除热,消结,通淋。止渴。治石淋,胸膈疹结。消渴,鼻衄。
①《别录》:"雄鹊肉治石淋,消结热,可烧作灰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主消渴疾。"
③《本草图经》:"主风,大小肠涩,四肢烦热,胸膈痰结。"
④《医林纂要》:"止鼻衄。衄病时作者,以鹊肉作羹食。"
⑤《陆川本草》:"治身痒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粉绿藤
- 水毛花根
- 水麻根
- 苦茶叶
- 贯众
- 鸭脚黄边
- 多花筋骨草
- 石花
- 菊花暗消
- 山梅花根皮
- 金环蛇
- 豆豉草
- 筋骨散
- 四方盒子草
- 鸭脚木叶
- 光叶山黄麻
- 鸡腿堇菜
- 石串莲
- 蕹菜
- 雉脑
- 腹水草
- 粉团花根
- 滴滴花
- 高山芹根
- 白猪栗根
- 水黾
- 翻白草
- 石松子
- 公鸡头叶
- 山橿
- 幼油草
- 震天雷
- 野鸦椿叶
- 大叶蛇泡簕
- 水兰叶
- 鸡嗉子叶
- 水游草
- 鸡翮羽
- 黄香薷
- 盐麸木花
- 石豆瓣
- 洋金花
- 黄瓜
- 郁金香根
- 四大天王
- 黑珠芽薯蓣
- 光果南蛇藤
- 黄花稔
- 黄花苜蓿
- 黄花地桃花
- 光刺兔唇花
- 光叶石楠
- 湿生扁蕾
- 水蓼
- 四方木皮
- 繁缕
- 黄花獐牙菜
- 黑萼棘豆
- 黄花仔
- 黄花地锦苗
- 沙松果
- 功劳根
- 光叶地不容
- 沙斑鸡
- 黄茄花根
- 石上柏
- 黄荆叶
- 风叶藤
- 黄颔蛇
- 石胆草
- 山大刀根
- 石茶
- 石上铁角蕨
- 黑壳楠
- 石菖蒲花
- 石萝藤
- 黑阳参
- 功劳子
- 黄练芽
- 黄花菜
- 黄花蒿子
- 黄瓜根
- 光板猫叶草
- 刚毛香茶菜
- 石笔海胆
- 滇南寄生
- 山乌珠叶
- 蜘蛛七
- 豆列当
- 珍珠伞
- 柚树寄生
- 见血封口
- 束花石斛
- 菊花黄连
- 麦麸草
- 龟胆汁
- 蝮蛇皮
- 黄草花
- 肥皂荚
- 黄花忍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