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地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地豆
拼音注音
Shān Dì Dòu
别名
假花生、大叶青、异果山绿豆、稗豆
来源
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(L.) DC.,以全株入药。夏、秋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半灌木或小灌木,高1~3米,嫩枝疏被白色长柔毛。茎直立或稍弯,有时近平卧。三出复叶互生。夏季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,密缀双生花,蝶形花冠紫红色。荚果条形,长1.2~2.5厘米,宽约3毫米,先端留有弯曲柱基,被有带钩缘毛,具4~7近方形的节荚,节间浅波状。种子圆肾形。
性味
苦、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预防腮腺炎,流行性乙型脑炎,喉痛;外用治毒蛇咬伤,跌打肿痛,痈疖。
用法用量
0.5~2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引水蕉
- 礜石
- 豆叶七
- 不凋木
- 石蒟
- 鼠胆
- 四时青
- 榼藤子
- 橘根
- 锅粑
- 黍根
- 龟版胶
- 救必应
- 苦杏仁
- 耳叶排草
- 水虾草
- 石柑子
- 杨梅叶
- 水老虎
- 宽叶鼠曲草
- 鲨鱼骨
- 石菖蒲
- 水龙胆草根
- 水鳖蕨
- 柿花
- 阿氏蒿
- 生漆
- 雁肪
- 鸡骨草
- 山乌桕根
- 石山花椒
- 水马桑
- 鬼臼叶
- 少花柏拉木
- 马鹊树
- 水八角莲
- 桑叶
- 绛梨木叶
- 豇豆
- 宽叶紫萁
- 龟胆汁
- 石蝴蝶
- 高山柏
- 过路惊
- 杉皮
- 水松
- 麦刺藤叶
- 七筋姑
- 树葱
- 山沉香
- 过岗龙
- 野芝麻
- 马蹄甲
- 山柰
- 五味藤
- 山桂皮
- 谷皮藤
- 石耳
- 仙茅
- 鸡心七
- 榅桲皮
- 榅桲
- 角蒿
- 鸽
- 荆芥
- 树扁竹
- 焰爵床
- 桐根
- 糠油
- 云母石
- 龙棕
- 狮子尾
- 杉木节
- 四季春
- 金牛七
- 石床
- 牙疳药
- 杉叶藻
- 山乌龟
- 石刁柏
- 伽蓝菜
- 石南实
- 山荆子
- 羊七莲
- 过坛龙
- 桑椹子
- 空心花
- 椆树桑寄生
- 假菠菜
- 青荚叶茎髓
- 疏叶当归
- 山五味子叶
- 桃金娘花
- 大九节铃
- 贵州远志
- 扛板归根
- 硬叶吊兰
- 石椒草
- 深山酢浆草
- 铜锤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