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目木兰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天目木兰
拼音注音
Tiān Mù Mù Lán
来源
木兰科头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,以花蕾入药。
生境分布
浙江、江西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利尿,消肿,润肺止咳。主治酒疽,重舌,痈毒,肺损咳嗽,痰中带血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天目木兰
拼音注音
Tiān Mù Mù Lán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木兰科植物天目本兰的花蕾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8~12米。树皮灰色或灰白色,纵裂。小枝带紫色,芽具白色长柔毛.叶互生,膜质,宽倒披针状矩圆形或矩圆形,长10~15厘米,先端长渐尖或短尾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全缘,下面叶脉及脉腋有毛;叶柄长8~11毫米。花先叶开放,单生于枝顶,杯状,有芳香,直径约6厘米;花被片9,形状相似,倒披针形或近匙形,长约5~6厘米,粉红色或淡粉红色;雄蕊多数,长约1厘米,花丝紫红色。聚合果圆筒形,长约4~6厘米;菁荚少数,木质,有瘤状点,顶端圆或钝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杂木林内.分布浙江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利尿,消肿。治酒疸,重舌,痈毒。
复方
治肺损咳嗽,痰中带血:天目木兰干花苞一两,牛人参(豆科苦参)、桔梗、明党参各五至六钱,甘草二至三钱。水煎,每日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
备注
此外,同属植物[b]黄山木兰[/b]的花蕾亦同等使用。其主要区别为:树皮近光滑,小枝初有绢毛;叶聚生于嫩枝顶部,长椭圆状倒卵形,上面网脉显着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天仙子
- 天仙果
- 天名精
- 天目琼花
- 昙花
- 天山堇菜
- 太白三七
- 土羌活
- 天星藤
- 天冬
- 天目木姜子
- 土白芨
- 天竺子
- 土白蔹
- 天山花楸
- 土鳖虫
- 天目木姜叶
- 天王七叶
- 托盘
- 托腰散
- 天麻子
- 天山雪莲花
- 头顶一支花
- 通草
- 金丝李
- 土附子
- 尖顶地星
- 头顶一颗珠
- 角翅卫矛
- 嘉兰
- 酸不溜
- 接骨木根
- 铁杆蒿
- 酸果藤
- 太阳海星
- 鱼胆草
- 豆角柴
- 土箭芪
- 鮧鱼涎
- 假荆芥
- 九里香
- 真藓
- 钝叶蔷薇
- 玳瑁
- 鹅蛋壳
- 僵蛹
- 土藁本
- 土黄芩
- 土香榧
- 天脚板根
- 竹鸡
- 太白丽参
- 鹅管石
- 土色牛肝菌
- 八节毛
- 鹅观草
- 鄂豆根
- 阿魏侧耳
- 鱼翅
- 假蓝靛
- 竹芋
- 剑叶铁树
- 土远志
- 土草果
- 土马骔
- 矮脚罗伞
- 卷毛婆婆纳
- 短柄菝葜
- 土麦冬
- 知母
- 竹凌霄
- 獐髓
- (鱼彭)鱼脑
- 蛋不老
- 盾翅藤
- 天脚板果
- 鸭屎树
- 短柄忍冬
- 劲直蒿
- 刷把草根
- 玉蜀黍叶
- 月季花
- 硬九子连环草
- 鼋胆
- 青礞石
- 箭杆七
- 雨久花
- 油茶叶
- 鹰爪莲
- 云南冻青叶
- 青棉花藤根
- 油渣果
- 青叶苎麻根
- 棘刺花
- 野拔子
- 金橘露
- 鳝鱼
- 棘叶
- 竹根七
- 家兔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