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毒药
《中华本草》:消毒药
拼音注音
Xiāo Dú Yào
别名
如意草、箭头草、罐嘴菜、小犁头草、地黄瓜、水白地黄瓜、白花蚶壳草,带血犁头草、胜利草、白老碗、三角金砖,田螺师、水烂豆。
英文名
Herb Violae Verecundae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堇菜科植物堇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ola verecunda A.Gray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-20cm 。根茎短粗,斜生或垂直,密生多条须根。地上茎常数条丛生,稀单一,直立或斜生,平滑无毛。基生叶叶片宽心形、狼状心形或肾形,长1.5-3cm,宽1.5-3.5cm,先端圆或微尖,基部宽心形,两侧垂片平展,边缘具向内弯曲的浅波状贺齿;茎生叶少,疏列,与基生叶相似,但基部的弯缺较深,幼叶的垂片常郑折;叶柄长1.5-7cm,基生叶柄较长,具翅;基生叶托叶褐色,下部与叶柄合生,狭披针形,茎生叶托叶离生,绿色,卵状披针形或匙形。花小白色或淡紫色,生于茎生叶的叶腋,具细弱的花梗;花梗远长于叶片;萼片5,卵状披针形,基部附属物短,末端平截具浅齿:花瓣5,距短,呈截具浅齿:花瓣5,距短,呈浅囊状,长1.5-2mm。蒴果长圆形,淡黄色,基部具狭翅关附属物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湿草地、山坡草丛、灌丛、杂木林林缘、田野、宅旁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。湿润展开后,基生叶具长柄,宽心形。茎纤细,单叶互生,心形,洗 端钝尖,基部深心形,边缘具圆齿,基部有2枚小形披针形托叶。花顶生,淡棕紫色。气微,味微涩/
性味
味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咳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乳蛾;眼结膜炎;疔疮肿毒;腹蛇咬伤;刀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复方
1、治上感、结膜炎(如意草)全草30-60g。水煎。或鲜全草适量捣汁服。(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〉)2、治蛾子 鲜消毒药少许,捣烂泡淘米水,含嘴里(吞下无妨),随时更换。另用消毒药适量,兑淘米水,气急败烂敷于颈项下,以蛾消为度,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3、治肺热咳嗽 鲜消毒药60g,马兜铃30g。水煎温服。[br]4、治结膜炎,刀伤 消毒药、千里光各30g。共捣烂取汁,滴眼或外涂患外,每日3次。(3-4方出自《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》)5、治一切红肿及癀毒 消毒药、芙蓉花叶、小血藤叶、生半夏及夏枯草各等分/晒干研成末,调开水敷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6、治蜊蛇咬伤 如意草和紫花地丁捣烂外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7、治刀伤 将消毒药适量,嚼烂,敷伤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消毒药
拼音注音
Xiāo Dú Yào
别名
如意草、箭头草(《山西通志》),罐嘴菜、小犁头草、地黄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堇菜科植物堇菜的全草。7~8月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斜上或伏卧。基出叶具长柄,叶片肾状卵形,或三角状肾形,长1.5~2.5厘米,宽2~2.5厘米,先端钝,或三角形,基部心形至半月形,边缘有浅波状圆齿;茎生叶扁心形或三角状心形,叶柄较短;托叶披针形,或线状长椭圆形,长7~20毫米,全缘或有疏锯齿。花白色或淡紫色;花梗长5~8厘米;萼片5,披针形,长4~5毫米;花瓣连距长12毫米,距长2~3毫米,侧瓣稍有毛,唇瓣有紫条,较它瓣短。蒴果无毛,开裂为3瓣。
生境分布
生田坎、山坡、水沟阴湿之处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性味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味苦辛。"
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凉,味微苦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以末涂恶疮。"
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清热解毒。治蛾子,刀伤,无名肿毒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烂敷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蛾子:鲜消毒药捣烂,泡淘米水,含口中,随时更换;另外敷于颈项下,以蛾消为度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刀伤:消毒药适量。嚼烂,敷伤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无名肿毒:消毒药兑淘米水,捣绒,敷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圆柏叶
- 落新妇根
- 仙环小皮伞
- 喜树果
- 烂茶叶
- 小喇叭
- 心胆草
- 小构树汁
- 岩豆根
- 楮树根
- 岩景天
- 向天蜈蚣
- 宜昌荚蒾
- 圆叶乌桕
- 岩丸子
- 慈乌胆
- 叶下珠
- 狭萼半边莲
- 小败火草
- 香石藤果
- 羊角藤叶
- 莲子草
- 牛蒡
- 驴断肠
- 新木橿子
- 小蕨鸡
- 兴安白头翁
- 药芹菜根
- 圆叶野扁豆
- 喜树皮
- 苡芭菊
- 小扁豆
- 鬣羚角
- 羊胲子
- 绿珊瑚
- 楮实
- 牛巴嘴
- 龙脷叶
- 药用倒提壶
- 栾犀
- 条叶垂头菊
- 狭叶竹节参
- 向日葵壳
- 沼生柳叶菜
- 龙江风毛菊
- 药老
- 香叶天竹葵
- 长毛香科科
- 苏木蓝
- 薤叶
- 雪猪骨
- 测试
- 泥鳅
- 白矾
- 鲜黄连
- 羊皮
- 牛齿
- 亚乎奴
- 鹿肾
- 蘡薁
- 梨果仙人掌
- 刺苞南蛇藤果
- 柴胡叶链荚豆
- 小花老鼠簕果
- 老鸦糊
- 萤火
- 白英
- 鹈鹕油
- 雀瓮
- 苋实
- 羊髓
- 胡麻草
- 橙耳
- 柴桂
- 余甘子
- 白蔹
- 狭叶香茶菜
- 胎生铁角蕨
- 心不干
- 楮实子
- 老鸦嘴
- 南瓜叶
- 银叶树
- 中华莛子藨
- 落新妇
- 熊脑
- 熊脂
- 棱子芹
- 陆英根
- 沉香
- 胡燕卵
- 柴厚朴
- 蚌壳草
- 白酒草
- 岩人参
- 随手香
- 灵猫骨
- 芭蕉油
- 大粘药
- 牛奶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