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粘药
《中华本草》:大粘药
拼音注音
Dà Zhān Yào
别名
玄麻、升麻、山毛柳、接骨木、上升麻、接骨灵、红水麻、血升麻、涩叶树
出处
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和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uzolzia sanguinea(BI.) Merr.[Urtica sanguinea Bl.;P.viminea(Wall.) Wedd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2m。小枝幼时被短糙毛,后变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3cm,被毛;托叶小,卵状披针形,脱落;叶片纸质,卵形或狭卵形,长2.6-ll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小牙齿,上面均被疏短糙毛,钟乳体点状,下面在叶脉密被糙毛,三出脉,侧脉2对。团伞花序腋生,单性,直径2-6mm。雌雄同株;雄花花被片4,船状椭圆形,长约16mm,合生至中部,急尖,雄蕊4;退化雌蕊狭倒卵形,长约0.6mm;雌花花被宽椭圆形或菱形,长0.8-1.2mm,先端有3齿;花柱丝状,脱落。瘦果卵形,长约1.6mm,先端渐尖,淡黄白色,光泽,有肋纹。花期3-9月,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灌丛中、林边或路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涩;微辛;性凉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舒筋活络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乳痈;疮疖;热淋;湿热泄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粘药
拼音注音
Dà Nián Yào
别名
土升麻、大榄、红雾水葛、青白麻叶、籽藤
来源
荨麻科大粘药Pouzolzia sanguinea (Blume) Merr.,以叶、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广东及西南各省。
性味
辛、涩,热。
功能主治
祛风湿,舒筋络。主治风湿筋骨疼痛,乳腺炎,疮疖红肿,骨折。
用法用量
先用凡士林纱布包绕后,将本品冲烂或配药敷患处。
注意
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大粘药
拼音注音
Dà Nián Yào
别名
土升麻、大榄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青白麻叶、籽藤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、叶。秋、冬或春季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约达2米,多分枝,密被短租毛。叶互生,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3~12厘米,宽1.5~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疏生短毛,粗糙,下面有短柔毛,基生脉3条;叶柄长1~5厘米;托叶小,披针状三角形。花单性,通常雌雄同株,黄绿色,簇生于叶腋,无柄或几无柄;雄花直径约2毫米,花被片4,狭倒卵形,雄蕊4;雌花被管状,长约12毫米,被粗毛,柱头丝形,长约1毫米。瘦果卵形,径约6毫米,为花被裂片包围。种子平滑,有光泽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、灌丛中、林边或路边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性热,味涩微辛。
功能主治
祛风湿,舒筋络。
复方
治膝眼风、骨折:大粘药适量,捣烂或配药外敷。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,须用凡士林纱布先隔局部皮肤,后敷药。(性味以下出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叶沿阶草
- 雀瓮
- 银叶树
- 云南蕊木
- 牛耳枫根
- 药用小阴地蕨
- 测试
- 狭叶当归
- 小飞扬草
- 川鄂山茱萸
- 熊脑
- 小鸦葱
- 小龙胆草
- 新疆一支蒿
- 熊掌
- 小黄皮
- 小黄构
- 川木通
- 川木香
- 柴胡叶链荚豆
- 柽柳花
- 新疆卫矛
- 白矾
- 抽筋草
- 新疆远志
- 沉香
- 橙耳
- 仙桃草
- 人面子根皮
- 心不干
- 小黄素馨
- 小黑牛
- 熊蕨根
- 白酒草
- 仙人掌
- 新疆藁本
- 新裂耳蕨
- 胡燕卵
- 蚌壳草
- 泥鳅
- 老鸦糊
- 红香树
- 刺苞南蛇藤果
- 老鸦嘴
- 南瓜叶
- 薅田藨根
- 芭蕉油
- 刺通草
- 老蛇头
- 胡麻草
- 冠唇花
- 红铁泡刺
- 柠檬叶
- 刺黄柏茎叶
- 南瓜根
- 虎皮楠
- 黄瘤孢
- 黄花堇菜
- 女儿红叶
- 牛嗓管树根
- 葫芦
- 红郎伞
- 茴香茎叶
- 韩信草
- 黄花倒水莲
- 刺玫花
- 红门兰
- 老婆子针线
- 老鸦花藤
- 红走马胎
- 豹子眼睛花
- 刺竹笋
- 娘娘菜
- 饱饭花果
- 薅田藨
- 鲩鱼胆
- 黄花小二仙草
- 花椒
- 蒿枝七
- 花生壳
- 老枪谷根
- 垂盆草
- 吹火筒
- 衡州乌药
- 老头草
- 扭序花
- 花被单
- 霸王鞭
- 虎尾草
- 花楸
- 花血藤
- 老虎耳根
- 红酸杆
- 黄花母根
- 六方藤
- 老鼠竻
- 花叶矮陀陀
- 刺子莞
- 刺玫果
- 黄芫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