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蕨鸡
《*辞典》:小蕨鸡
拼音注音
Xiǎo Jué Jī
别名
白粉蕨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、叶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根茎倾斜,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,草质,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;叶柄长10~20厘米,紫褐色,下部具淡褐色的鳞片;叶片矩圆状披针形,长20~30厘米。宽5~7厘米,3回羽状深裂;羽片三角状披针形,有短柄,顶端的彼此以狭翅和叶轴相连,其余从无翅的叶轴分开,基部1对略短;小羽片多少有狭翅相连;裂片圆钝头,全缘。孢子囊群边缘着生,连续不断。
生境分布
生于疏林下石缝中,或坡脚阴处。分布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,清热凉血。
复方
①治咳血:㈠小蕨鸡根茎一两。煎汤服。㈡小蕨鸡根茎、野棉花各三至四钱。煎水服。
②治刀伤:小蕨叶适量,研末撒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江风毛菊
- 药芹菜根
- 岩豆根
- 心胆草
- 药老
- 喜树皮
- 小喇叭
- 鬣羚角
- 香叶天竹葵
- 长毛香科科
- 狭叶竹节参
- 药用倒提壶
- 羊胲子
- 向日葵壳
- 龙脷叶
- 绿珊瑚
- 苏木蓝
- 薤叶
- 牛巴嘴
- 条叶垂头菊
- 雪猪骨
- 测试
- 泥鳅
- 白矾
- 鲜黄连
- 羊皮
- 牛齿
- 亚乎奴
- 鹿肾
- 蘡薁
- 梨果仙人掌
- 刺苞南蛇藤果
- 柴胡叶链荚豆
- 小花老鼠簕果
- 老鸦糊
- 萤火
- 白英
- 鹈鹕油
- 雀瓮
- 苋实
- 羊髓
- 胡麻草
- 橙耳
- 柴桂
- 余甘子
- 白蔹
- 狭叶香茶菜
- 胎生铁角蕨
- 心不干
- 楮实子
- 老鸦嘴
- 南瓜叶
- 银叶树
- 中华莛子藨
- 落新妇
- 熊脑
- 熊脂
- 棱子芹
- 陆英根
- 沉香
- 胡燕卵
- 柴厚朴
- 蚌壳草
- 白酒草
- 岩人参
- 随手香
- 灵猫骨
- 芭蕉油
- 大粘药
- 牛奶菜
- 刺通草
- 抽筋草
- 星蕨
- 小黑牛
- 小米柴
- 百眼藤
- 驴耳朵草
- 狭叶荨麻
- 小鸦葱
- 白蜡树皮
- 莲状绢毛菊
- 川芎
- 新疆延胡索
- 熊油
- 驴耳风毛菊
- 星状风毛菊
- 仙人掌
- 新疆藁本
- 薅田藨根
- 镰叶瘤足蕨
- 牛耳枫根
- 小黄构
- 大叶沿阶草
- 小黄素馨
- 百齿卫矛
- 川木香
- 小飞扬草
- 川鄂山茱萸
- 小米口袋
- 狭叶当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