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地虎
《中华本草》:抓地虎
拼音注音
Zhuā Dì Hǔ
别名
劲直小阴地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阴地蕨科植物劲直阴地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trychium strictum Underw.[Osmundopteris stricta Nishida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30-55cm。具直立而短的根茎和肉质粗壮的长根。总叶柄长25-30cm,多汁,淡绿色;营养叶宽三角形,长约18cm,基部宽24-30cm,呈二至三回羽状分裂;侧生羽片7-8对,近对生,斜出,基部1对最大;一回羽片卵形或宽卵形;二回羽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;裂片宽椭圆形,边缘有浅锯齿;羽轴及小羽轴具狭翼及褐色疏长毛。孢子叶自营养叶基部生出,长几等于营养叶或较短,柄长5-6cm。孢子囊穗长7-12cm,线状披针形,一回羽状分裂;小穗长约lcm,密集向上,光滑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甘;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抓地虎
别名
劲直阴地蕨
来源
蕨类阴地蕨科植物抓地虎Botrychium strictum Und.,以全草入药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2~3钱,水煎兑酒服;外用捣烂调麦面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跳皮树
- 桐叶千金藤
- 鳢鱼肠
- 叶下花
- 石龙芮
- 蛇接骨
- 甲香
- 柞树叶
- 栉叶蒿
- 黎罗根
- 菊花参
- 十萼茄
- 棘胸蛙
- 龙常草
- 龙骨风
- 鸬鹚(鸬鹚)
- 田螺厣
- 建兰花
- 龙爪叶
- 鹿角胶
- 田高粱
- 铜钱细辛
- 淡味当药
- 龙州线蕨
- 总状土木香
- 卷茎蓼
- 桃茎白皮
- 铁箭岩陀
- 鹿角霜
- 调经草
- 羯布罗香
- 鹿寿草
- 糖芥
- 龙珠
- 柞树皮
- 大叶黄杨根
- 金冠鳞毛蕨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荚蒾
- 鹿尾
- 桃子
- 桃叶
- 鹿茸
- 桐皮
- 檀根
- 獭子树
- 鸬鹚骨
- 升麻草
- 坠桃草
- 接骨草
- 野漆树根
- 蜈蚣旗根
- 中华赛爵床
- 三叶委陵菜根
- 铁罗汉
- 欧李
- 纵条肌海葵
- 山梅花
- 水草乌
- 山橘叶
- 水竹叶
- 水火麻
- 宿根亚麻
- 水牛皮
- 水苎麻
- 山玉兰
- 水白蜡
- 山胡椒根
- 水罗伞
- 山甘草
- 山胡椒
- 水流豆
- 山棯子
- 水毛射
- 山矾花
- 山棯叶
- 山桂花
- 水栀根
- 水半夏
- 水翁叶
- 水芹菜
- 水团花根
- 水莎草
- 山胡椒叶
- 水田七叶
- 山甘草根
- 山樱桃核
- 山扁豆子
- 山杨树皮
- 水石油菜
- 山皂角
- 水翁根
- 水松叶
- 水晶兰
- 水团花
- 水茴香藻
- 青通草
- 山油柑叶
- 山橙叶
- 山水芹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