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背三七茎叶
《*辞典》:白背三七茎叶
拼音注音
Bái Bèi Sān Qī Jīnɡ Yè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白背三七"条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咸微辛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舒筋,止血,祛瘀。治百日咳,风湿痛,骨折、创伤出血,痈肿疮疖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清热消炎,舒筋活络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接骨,止血,祛瘀,消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烂敷或研末撒。
复方
①治骨折,外伤出血:白背三七茎叶研末撒布患处。另用白背三七根适量泡酒服。
②治水火烫伤:白背三七鲜叶,捣烂,加白糖适量,拌成糊状,敷患处。
③治百日咳:白背三七茎二茧三钱。红糖引,煮鸡蛋吃。(①方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④治风湿痛:大绿叶的叶三至五钱。加糖适量煮鸡蛋吃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⑤治疮疖痈肿:大绿叶的叶研末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炭
- 黑风藤
- 花点草
- 独脚蟾蜍
- 沙拐枣
- 滇绿豆
- 棒棒草
- 睡莲
- 虎骨
- 水葫芦根
- 饭汤子
- 粉防己
- 黑大豆花
- 黑大豆叶
- 黑面防己
- 翻背白草
- 虎尾轮根
- 高山大戟
- 白带草
- 石斑鱼
- 芙蓉菊根
- 白朱砂莲
- 四方藤
- 松节
- 石链子
- 松寄生
- 桑芽茶
- 白头翁茎叶
- 黑龙串筋
- 水麻叶
- 白仙茅
- 高山黄华根
- 风气草
- 松萝
- 四川澄茄子
- 松蕈
- 白花蛇
- 石草鞋
- 黑穗画眉草
- 树锦鸡儿
- 石参
- 翻天红
- 滇南杭子梢
- 沙枣花
- 肥皂核
- 斑蝥
- 斑鸠
- 滇姜三七
- 棒棒木
- 滇藏方枝柏
- 滇獐牙菜
- 白苋
- 过腰蛇
- 光叶海桐根
- 独椒
- 白石榴花
- 公英叶风毛菊
- 水麻tiao
- 疝气草
- 石上瓜子菜
- 波叶紫金牛
- 四季素馨花
- 杜鹃花叶
- 防风叶
- 山蒟
- 黄秋葵根
- 荷叶
- 虎胆
- 黄瓜叶
- 马缨花
- 珍珠
- 青藤子
- 野芋
- 荷莲豆菜
- 水仙根
- 野辣蓼
- 昆明鸡脚黄连
- 黑汉条
- 树刁
- 公母草
- 熟地黄
- 黄花夹竹桃叶
- 蛤仔壳
- 风藤草
- 光刺长突球
- 四方草
- 诃子叶
- 石蟾蜍
- 风车藤
- 水黄
- 柚根
- 贵州獐牙菜
- 刚竹
- 黑石耳
- 粪鬼伞
- 黄河裸裂尻鱼
- 鲱鱼籽
- 功劳叶
- 黄寿丹
- 射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