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鲜崖柏仁
《中华本草》:朝鲜崖柏仁
拼音注音
Cháo Xiān Yá Bǎi Rén
别名
长白侧柏仁、柏子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种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:秋末果熟后采收,除去种壳备用。
原形态
朝鲜崖柏,乔木,高达10m,胸径30-75cm。幼树树皮红褐色,平滑,有光泽;老树树皮来红褐色,浅纵裂。枝条平展或下垂,树冠圆锥形。叶鳞形,长1-2mm,先端钝或微尖,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;下部的鳞叶有白粉。球果椭圆状球形,长9-10mm,径6-8mm,熟时深褐色;种鳞4对,交叉对生,薄木质,下部2-3对,各有1-2种子。种子椭圆形,扁平,长约4mm,宽1.5mm,两侧有翅,翅宽1.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1400m湿润、富有腐殖质的谷地,但在山脊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能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延吉和长白山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球果椭圆形,长8-10mm,成熟时深褐色;种子圆而略扁;周围有窄翅,两端凹陷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养心安神;润肠通便。主心悸失眠;多汗遗精;肠燥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20g;或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新塔花
- 星色草
- 夏枯草露
- 小麦苗
- 龙爪豆
- 条裂山莴苣
- 小黑菇
- 龙胡子
- 江珧壳
- 夜香牛
- 芸薹子
- 白蘑
- 百两金
- 橙子皮
- 白钩藤
- 杏仁防风
- 岩檀香
- 羊耳朵叶
- 文蛤
- 白杨枝
- 东风菜根
- 大叶楠根
- 沼地马先蒿
- 羽叶山蚂蝗
- 卷伞菌
- 土蜂子
- 常春油麻藤
- 椿皮
- 崇澍蕨
- 小一口血
- 芫青
- 岩茴香
- 春砂花
- 柽柳
- 樗白皮
- 南丹参
- 白茅花
- 悬钩根
- 楮树白皮
- 白薇
- 白鹤灵芝
- 心叶荆芥
- 心叶虎耳草
- 心叶党参
- 马雹儿
- 芝麻壳
- 螲蟷
- 砧草
- 龙齿
- 盒子草
- 麦冬
- 枳椇叶
- 蚱蜢
- 针砂
- 龙珠
- 珍珠
- 竹叶艾
- 苎麻皮
- 乌药叶
- 苎麻叶
- 黑蚂蚁
- 红花山牵牛
- 罗浮柿
- 荚蒾根
- 南瓜七
- 芦竹根
- 蝴蝶花
- 胡桃花
- 鳜鱼胆
- 芦荟根
- 老鼠刺
- 虎头兰
- 芭蕉子
- 水绵
- 败毒草
- 黑大豆
- 黑及草
- 南烛根
- 蜂乳
- 六月瓜
- 狗脚迹
- 刺叶苏铁
- 刺蓬花
- 山大刀
- 芦莉草叶
- 黄精
- 泥炭藓
- 水苏根
- 霸王根
- 刺果藤
- 石蜈蚣
- 刺龙牙
- 山稔叶
- 水曲柳
- 刺桐花
- 绿绒蒿
- 荷秋藤
- 刺海松
- 黄三七
- 实葫芦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