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叶山蚂蝗
《中华本草》:羽叶山蚂蝗
拼音注音
Yǔ Yè Shān Mǎ Huánɡ
别名
羽叶山绿豆。
英文名
Oldham Podocarpium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-豆科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羽叶山蚂蝗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docarpium oldhamii (Oliv.)Yang et Huang [Desmodium oldhamii Oliv.]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全株,秋季采挖根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羽叶长柄山蚂蝗 小灌木,高1-1.5m。枝条有棱,近无毛。叶柄长约6cm;奇数羽状复叶,长可达25cm;小叶5-7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4-10cm,宽2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疏生短柔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疏松,花序轴密被黄色短柔毛;花萼钟状,长约2.5mm,萼齿三角形;花冠粉红色,长约7mm;雄蕊10,单体;子房有柄。荚果长2-3cm,有2个荚节,荚节半菱形,长约1cm,宽约5mm;果柄长6-8mm。花期8-9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沟边、林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小枝圆柱形,直径约3mm,微具棱角,光滑。完整的羽状复叶,小叶5-7,披针形或矩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;长4-10cm,宽1.3-4cm,表面枯绿色;叶柄长6cm。有时可见荚果,长约3cm,背缝线裂至腹缝线,节2,半菱形。气微。
性味
味微苦;辛;性凉
归经
肺;肾经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解毒。主温病发热;风湿骨痛;咳嗽;咯血;疮毒痈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,全株或根有祛风活血、利尿杀虫的作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卷伞菌
- 土蜂子
- 常春油麻藤
- 椿皮
- 崇澍蕨
- 小一口血
- 芫青
- 岩茴香
- 春砂花
- 柽柳
- 樗白皮
- 南丹参
- 白茅花
- 悬钩根
- 楮树白皮
- 白薇
- 白鹤灵芝
- 心叶荆芥
- 心叶虎耳草
- 心叶党参
- 马雹儿
- 芝麻壳
- 螲蟷
- 砧草
- 龙齿
- 盒子草
- 麦冬
- 枳椇叶
- 蚱蜢
- 针砂
- 龙珠
- 珍珠
- 竹叶艾
- 苎麻皮
- 乌药叶
- 苎麻叶
- 黑蚂蚁
- 红花山牵牛
- 罗浮柿
- 荚蒾根
- 南瓜七
- 芦竹根
- 蝴蝶花
- 胡桃花
- 鳜鱼胆
- 芦荟根
- 老鼠刺
- 虎头兰
- 芭蕉子
- 水绵
- 败毒草
- 黑大豆
- 黑及草
- 南烛根
- 蜂乳
- 六月瓜
- 狗脚迹
- 刺叶苏铁
- 刺蓬花
- 山大刀
- 芦莉草叶
- 黄精
- 泥炭藓
- 水苏根
- 霸王根
- 刺果藤
- 石蜈蚣
- 刺龙牙
- 山稔叶
- 水曲柳
- 刺桐花
- 绿绒蒿
- 荷秋藤
- 刺海松
- 黄三七
- 实葫芦根
- 了哥王子
- 肥猪苗
- 南酸枣
- 刺瓜米草
- 牛含水
- 水八角
- 葫芦茶根
- 胡桃树皮
- 豹皮樟
- 吹云草
- 甘蕉根
- 山佩兰
- 柠檬皮
- 古羊藤
- 还阳参
- 狗狗秧
- 风花菜
- 红花菜
- 高山扁枝石松
- 石桢楠根
- 蚌壳草根
- 花叶九节木
- 花脸细辛
- 南板蓝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