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菘种子
《中华本草》:臭菘种子
拼音注音
Chòu Sōnɡ Zhǒnɡ Z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arpus foetidus(L·)Salis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臭菘,宿根草本。根茎粗壮,直径达7cm。叶基生;叶柄长10-20cm;叶片长20-40cm,宽15-35cm,先端渐狭或钝圆。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-40cm,花序柄长3-20cm,粗l-1.2cm;佛焰苞基部席卷,中部肿胀,半扩张成卵状球形,先端渐尖,下弯成喙状暗青紫色,外面饰以青紫色线纹,长10-16cm,直径4-5.5cm;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,青紫色,直径2.5-3cm,有长0.5-1cm的梗;花有臭味,两性;花被片4,向上渐扩大,拱状;雄蕊4;子房沉陷于花序轴上,1室,胚珠几从室顶下垂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,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黑龙江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镇咳;祛痰;平喘。主气管炎咳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翅果唐松草
- 海南蒟
- 火秧竻蕊
- 土人参叶
- 河口莲座蕨
- 灰钉
- 环草
- 昏鸡头
- 柃木
- 柳根
- 柳屑
- 兰草
- 血参
- 华山矾根
- 云实蛀虫
- 兰花
- 柳枝
- 卤地菊
- 海螺
- 华东瘤足蕨
- 河蚌
- 土马鬃
- 柳杉
- 岭南铁角蕨
- 林荫千里光
- 岭南花椒根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兔皮毛
- 兔耳草
- 列当
- 李根皮
- 紫楠叶
- 獾肉
- 刘寄奴
- 兰花叶
- 玉簪叶
- 海鹞鱼胆
- 李树叶
- 蚕豆荚壳
- 拦路虎
- 凉山虫草
- 栗树皮
- 廊茵
- 栾华
- 灰锤
- 合欢皮
- 槲实仁
- 海底柏
- 土圞儿
- 凉薯
- 六道木
- 凌霄
- 六股筋
- 林背子
- 栗毛球
- 海虾壳
- 栎叶槲蕨
- 冷毒草
- 豨莶根
- 兰竹参
- 兰石草
- 海蓬子
- 六棱菊
- 李树胶
- 吕宋果
- 六轴子
- 金瓜草
- 林问荆
- 勒管草
- 海韭菜
- 兰花根
- 柳兰叶风毛菊
- 柳穿鱼
- 卵叶贝母兰
- 冷饭果
- 兰石草果
- 凉粉草
- 兰屿肉豆蔻
- 柳叶鬼针草
- 岭南杜鹃
- 冷蕨子草
- 冷饭果叶
- 厚叶牛耳草
- 海南地不容
- 河套大黄
- 冷水丹
- 凉喉茶
- 冷水花
- 卵叶橐吾
- 冷杉果
- 凌霄花
- 柳叶卫矛
- 柳叶菜根
- 柳叶见血飞
- 柳叶绣球菊
- 栗柄金粉蕨
- 吕宋楸毛
- 栗
- 栗树根
- 栗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