莿(木冬)
《中华本草》:莿(木冬)
拼音注音
Cì ( Mù Dōnɡ )
英文名
all-grass of Chinese Scolopia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莿冬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olopia chinensis ( Lour) Clos.[Phoberos chinensis Lour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全株,去净杂质和泥沙;叶片鲜用或直接晒干;根及茎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莿冬,灌木至小乔木,高2-5m。常有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3-9cm,宽2-5cm,先端圆形或短渐尖,基部近圆形,两侧各有腺体1枚,两面无毛;基出脉3条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3-6cm,花淡黄白色,直径4mm;萼片4-5;花瓣4-5;雄蕊多数,药隔先端附属体有毛;花盘由肉质的离生腺体组成,位于雄蕊外围;子房1室,有3侧膜胎座,每胎座上有悬垂的胚珠2个。浆果球形,直径4-5mm,成熟时紫黑色,留有1长尖的宿存花柱。种子2-6颗。花期秋末冬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蔽的丛林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;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痈肿;乳汗不通;风湿骨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叶拘留证敷;或研粉调酒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有活血祛瘀的功能,用于治跌打、痈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蝶花
- 栀子叶
- 土千年健叶
- 野棉花根
- 蜘蛛草
- 茎花来江藤
- 文殊兰果
- 土八角
- 团花龙船花
- 土半夏
- 土中闻
- 台湾泡桐叶
- 台湾海棠
- 兔骨
- 藏报春花
- 台湾泡桐
- 藏三七
- 吐烟花
- 篦子三尖杉
- 糙叶树
- 翅卫矛
- 草豆蔻
- 臭冷杉
- 紫花络石
- 紫茉莉子
- 大毛红花
- 大黄花
- 白花草
- 白果槲寄生
- 土桂皮
- 茸草
- 杯苋
- 台湾千金藤
- 草血竭
- 紫荆果
- 唐古特青兰苗
- 赤小豆
- 兔子毛
- 同形鳞毛蕨
- 土牡蛎
- 莼
- 土丁桂
- 草威灵
- 长梗玄参
- 臭油果
- 陈皮
- 糙叶五加
- 脆骨风
- 赤麻
- 粗叶卷柏
- 粗糙凤尾蕨
- 百药煎
- 百花锦蛇
- 落霜红
- 白鱼
- 螺厣草
- 寻骨风
- 椿白皮
- 川防风
- 下冈哇
- 小黄断肠草
- 橙皮
- 慈竹
- 熊筋
- 斜叶榕
- 常山
- 狭叶垂头菊
- 元宝草
- 夜来香
- 消石
- 岩石松
- 猪肺
- 白粉藤
- 云锦杜鹃
- 川滇桤木
- 咸虾花
- 杏叶防风
- 羊肌藤
- 茵陈蒿
- 柴胡
- 羊肚菜
- 旋鸡尾
- 叶底红
- 熊骨
- 星星草
- 橙子核
- 潮风草
- 小鬼钗
- 显脉香茶菜
- 羊屎条叶
- 叶上珠
- 岩莴苣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小一把抓
- 薏苡根
- 春花胡枝子
- 羊肝
- 岩枇杷
- 新疆芍药
- 响叶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