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刺篱木叶
《中华本草》:大叶刺篱木叶
拼音注音
Dà Yè Cì Lí Mù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大叶刺篱Flacourtia rukam Zoll.Et Moritz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lacourtia rukam Zoll.et Morit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叶,随采随用;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刺篱木 乔木,高5-15m。幼枝被短柔毛,皮孔圆形,明显。叶互生;叶柄长6-8mm;叶片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5cm,宽3-6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粗锯齿,侧脉5-12对,下面明显,小脉平行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4-10mm,被短柔毛,花少数;花淡黄绿色,无花瓣;萼片4-5,长约1.5mm,两面均被柔毛;雄花有雄蕊约25,插生在肉质的花盘内,花盘8裂;雌花花盘肉质,8裂,子房圆球形,有不完全的6室,每侧膜胎座上有胚珠2颗,花柱6枚,分离,浆果圆球形,直径1-2cm,先端有宿存花柱。种子多数。花期5-6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杀虫止痒。主眼睑炎;疥疮;恶疮肿毒;皮肤瘙痒;创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汁点眼;或研末撒敷;或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榆白皮
- 走马风
- 水藁本
- 葛蕈
- 鳗鲡鱼膏
- 马齿苋
- 蟑螂
- 紫金血藤
- 貂尾
- 大理木香
- 鹰不泊
- 白珠树
- 沙糖木
- 锯鲨卵
- 二仙桃
- 羊屎果
- 山羊耳
- 青海马尾连
- 入地金牛
- 望月砂
- 伤寒草根
- 红紫苏
- 打虫果
- 龙须眼子菜
- 大叶胡枝子
- 大金银花
- 荷苞花根
- 乔木五加
- 青羊参
- 鯮鱼
- 重唇鱼
- 钟花草
- 雉子筵
- 鹧鸪血
- 醉针茅根
- 锥栗
- 苎麻
- 紫雪花
- 紫鸭跖草
- 肿足蕨
- 蜘蛛蜕壳
- 蜘蛛抱蛋
- 蜘蛛果茎叶
- 锥螺壳
- 蟅虫
- 鹧鸪菜
- 自然铜
- 蚱蜢
- 自扣草
- 追骨风
- 紫金皮
- 金荞麦茎叶
- 柱果铁线莲
- 刺瓜
- 苦瓠叶
- 树火麻
- 白鱼尾
- 地涩涩
- 猴枣
- 蝮蛇脂
- 海粉
- 白草根
- 马铃薯
- 刷把草
- 紫金莲
- 山土瓜
- 罐子草
- 紫阳花
- 紫油木皮
- 麦饭石
- 刺郎果
- 马骝卵
- 马蹄荷根
- 马铃根
- 鳗鲡鱼骨
- 马甲子叶
- 马蹬草
- 刺黄柏
- 马鞭草
- 羊不食
- 露水草
- 鹅掌楸
- 莲雾根
- 麻叶荨麻
- 紫香薷
- 走游草
- 赤茯苓
- 鳣鱼肝
- 马缨花
- 麻风树
- 功劳木
- 藤乌头
- 茱卷皮
- 马鬃蛇
- 柳杉叶
- 紫金龙
- 海桐皮
- 蜘蛛草
- 蜘蛛果
- 黑头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