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香薷
《*辞典》:大叶香薷
拼音注音
Dà Yè Xiānɡ Rú
别名
热痱草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
出处
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疏花荠苎的全草。
原形态
一年生直立摹本,高20~62厘米。茎方形,被有向下的柔毛。叶对生,卵形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而全缘,边缘有尖锯齿,两面均有金黄色腺点,叶柄长。花轮集成间断的总状花序,顶生;有苞片,无柄,苞片较花柄长,卵状披针形至卵形,先端渐尖,下面和边缘上均有长柔毛;花萼钟状,6齿裂;花冠小,唇短,淡红色或红色。小坚果球形,平滑或有网纹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旁、沟旁、溪涧边及山坡树丛下。分布我国中南部。
性味
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:"苦微辛,温平,"
功能主治
①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:"祛风顺气,温中止痛。治伤暑腹胀,痧气作痛;痔瘘下血。外用杀虫止庠。治湿疹风痒,滴虫性阴道炎。"
②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"散寒发表,祛风止痒。治感冒发热,皮肤湿疹,瘙痒,热痱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伤风感冒:大叶香薷、紫苏各三钱,生姜二钱,四季葱二根,水煎服。
②治伤暑呕吐,头痛腹痛:大叶香薷、厚朴、白扁豆各三钱,十大功劳叶五钱。水煎服。
③治痔疮肿痛:鲜大叶香薷,鲜白花石蚕、鲜鸭跖草。捣烂敷患处。
④治阴道作痒:大叶香薷、桉叶各二两,煎水二斤,冲洗阴道。
⑤治皮肤湿疹:鲜大叶香葡、鲜旱莲草、鲜山矾叶、鲜志木树叶,共捣烂,绞汁外搽。(选方出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贴生石韦
- 剑叶铁树叶
- 苦壶卢蔓
- 大对经草
- 猬肉
- 钓樟根皮
- 鹅首马先蒿
- 青麸杨根
- 八月炸
- 丁香枝
- 大叶黄杨叶
- 矮脚枫叶
- 东北蛔蒿
- 空心木
- 一点红
- 惊风草
- 大独脚金
- 青粱米
- 一把伞
- 大山黧豆
- 姜味草
- 丁香露
- 一叶萩
- 东风螺
- 猬脑
- 大地棕根
- 冬凌草
- 剪红纱花
- 阿尔泰紫菀
- 苦葵鸦葱
- 丁香树皮
- 九节风
- 金星蕨
- 都咸子树皮
- 豆腐泔水
- 卷丝苦苣苔
- 蕉芋
- 青羊胆
- 大一面锣
- 冻青叶
- 止咳草
- 鼠
- 大苞芹
- 金橘根
- 冬葵果
- 砧草
- 刺黄柏
- 珍珠菜
- 鹦鹉
- 大管
- 刀口药
- 无名子
- 倒挂金钩
- 青鱼胆
- 一点血
- 大头菜子
- 大散血
- 大羽藓
- 维氏假瘤蕨
- 青葙
- 野苎麻
- 阴香
- 大尾摇
- 苦竹笋
- 空柄假牛肝
- 王母钗
- 大叶黄杨根
- 大叶藜
- 大地柏枝
- 云南仙人掌
- 雀梅藤
- 野鸡头
- 野马追
- 网脉橐吾
- 冬青子
- 单肾草
- 瓦松
- 青蟹
- 鸜雉
- 大叶桉叶
- 一匹绸
- 大叶樟
- 野苋菜
- 一扫光
- 大苞寄生
- 鸲鹆
- 青海鸢尾子
- 竹叶艾
- 豆渣树
- 铁灯台
- 橘饼
- 蒺藜根
- 鹰骨
- 铁华粉
- 剑麻
- 挖耳草
- 走马胎叶
- 荚果蕨贯众
- 鳣鱼肝
- 蛇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