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天蜈蚣
《*辞典》:飞天蜈蚣
拼音注音
Fēi Tiān Wú Gōnɡ
别名
蜈蚣草、神仙对坐草、石上蜈蚣、落地蜈蚣、百足草(《陆川本草》),铁斑鸠、巴岩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天南星科植物细叶藤桔的茎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藤本。茎借气根攀援于石上或树上,枝条直立,节上生根。叶2列,互生;长披针形,长10~15厘米,宽1.3~1.7厘米,先端长尖,在叶顶部1/4处有结节,全缘;革质;叶柄扩大抱茎。肉穗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序柄长7~12厘米;下有叶状苞片3~5枚,长5厘米,宽1厘米;佛焰苞小,外反,长约3厘米;花两性;花被6裂;雄蕊6;子房3室。浆果红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深山石壁、古树、墙壁等阴湿地带。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部。
性味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痈肿疮毒,眼生翳膜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消肿,止痛。治跌打,疮痈。"
②《贵州民间药》:"接骨,止痛。治痨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泡酒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痨伤或跌损疼痛:铁斑鸠五钱。泡酒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骨折:铁斑鸠捣烂,用酒炒热,包扎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③治眼上(翳)膜:飞天蜈蚣、钱凿草等分。双料酒少许共捣烂,用白布袋盛药,放于病眼周围,日十余次。(《陆川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钩吻
- 粉萆
- 翻白柴
- 鳜鱼
- 虎杖叶
- 黄桷树根疙瘩
- 蔊菜
- 珊瑚草花
- 黄杞
- 风毛菊
- 赶黄草
- 鬼盖
- 地草果
- 黄泥菜
- 蛤蟆草
- 豪猪千
- 蛤叶薯
- 鲎胆
- 黄山药
- 地菍根
- 黄开口
- 吊吊果
- 鹄油
- 地贵草
- 虾蟆肝
- 地核桃
- 虎图辣
- 鹤虱
- 黄缅桂
- 鲂鱼
- 水鬼蕉叶
- 铧头草
- 钩藤
- 黑蒿
- 黄毛榕
- 黄芪
- 蛤蚧
- 黄花地丁
- 蝮蛇胆
- 黄花木
- 黄皮血藤
- 香附
- 黄荆根
- 檀香
- 虎掌草
- 黄葛树
- 四棱杆
- 黄多孔菌
- 四叶草
- 杉寄生
- 禹余粮
- 钩石斛
- 高粱泡叶
- 杉蔓石松
- 蜂窝草
- 睡菜
- 黄桷皮
- 水豆瓣
- 黄桷根
- 地下明珠
- 黄大豆
- 生姜
- 四棱筋骨草
- 革叶茴芹
- 鸡麻
- 四轮草
- 地梗鼠尾
- 珊瑚草
- 关木通
- 黄槿
- 黄水藨叶
- 石蟹
- 蝗虫
- 茴香
- 山禾串
- 鲨鱼心
- 柿漆
- 黄矾
- 桑枝
- 黄唇鱼肝
- 地灵根
- 地星
- 蝴蝶树
- 飞龙掌血
- 地枇杷
- 鹿角芦荟
- 虎掌草叶
- 黄独零余子
- 沙参
- 四棱通
- 桑皮汁
- 桃奴
- 深山黄堇
- 石羊菜
- 长距兰
- 长叶山竹子
- 长管假茉莉
- 长石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