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叶茴芹
《中华本草》:革叶茴芹
拼音注音
Gé Yè Huí Qí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革叶茴芹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mpinella coriacea (Franch.) de Boiss. [Carum coriaceum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根长达10cm。茎常单生,中、上部有少数分枝。基生叶和茎中、下部叶有柄;叶片近革质,心形,长2-5cm,宽1-3cm,背面被毛,边缘有锯齿,茎上部叶较小,无柄,3裂或近于羽状分裂,裂片披会形。复伞形花序;总苞片1-2,线形,或无;伞辐8-20,有毛;小总苞片1-3,线形,短于花柄;无萼齿;花瓣白色,基部楔形,先端凹陷,有内折小舌片。果实卵球形,有毛;每棱槽内有油管1-3,合生面油管2-4。花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50-3200m的沟边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;祛风除湿;活血调经。主胃寒腹痛;风寒湿痹;月经不调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麻
- 四轮草
- 地梗鼠尾
- 珊瑚草
- 关木通
- 黄槿
- 黄水藨叶
- 石蟹
- 蝗虫
- 茴香
- 山禾串
- 鲨鱼心
- 柿漆
- 黄矾
- 桑枝
- 黄唇鱼肝
- 地灵根
- 地星
- 蝴蝶树
- 飞龙掌血
- 地枇杷
- 鹿角芦荟
- 虎掌草叶
- 黄独零余子
- 沙参
- 四棱通
- 桑皮汁
- 桃奴
- 深山黄堇
- 石羊菜
- 长距兰
- 长叶山竹子
- 长管假茉莉
- 长石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
- 长叶实蕨
- 猪脾
- 到老嫩
- 大果卫矛
- 马柳根
- 铺地罗伞
- 假蒟
- 五加果
- 紫葳根
- 大种半边莲
- 紫杜鹃
- 紫硇砂
- 紫竹根
- 独活
- 通骨消根
- 山荸荠
- 绒毛鸭脚木
- 乌鳢
- 乌饭树
- 大花石上莲
- 白克马叶
- 赤阳子
- 齿缘钻地风
- 车前子
- 陈火腿骨
- 长前胡
- 齿瓣石豆兰
- 赤车使者根
- 长节珠
- 长节耳草
- 长春七
- 陈仓米
- 薜瓣
- 醋栗
- 犀肉
- 密花山矾
- 大风子
- 柏脂
- 对生耳蕨
- 大活
- 紫楠
- 鸡根
- 白线薯
- 焦栀子
- 白果根
- 点地梅
- 大芒萁
- 大报春花
- 赪桐叶
- 绒毛诃子
- 淡竹笋
- 大羊角瓢
- 大泡通
- 紫茎棱子芹
- 杜梨
- 紫茉莉
- 紫背金盘草
- 豆豉姜
- 白刺花叶
- 绒毛桢楠
- 白前
- 剑叶耳草
- 白柳
- 梓白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