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鬼蕉叶
《*辞典》:水鬼蕉叶
拼音注音
Shuǐ Guǐ Jiāo Yè
别名
引水蕉、郁蕉
出处
《福建中草药》
来源
为石蒜科植物水鬼蕉的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有鳞茎。叶数枚,集生基部,抱茎;剑形,长45~75厘米,宽2.5~6厘米,深绿色,多脉。花茎扁平,实心,高30~80厘米,外苞片长5~7厘米,基部极阔;花白色,无柄,3~8朵生于花茎之顶;花被管圆柱形,纤弱,长短不等,约10厘米以上,裂片线形,常短于管;雄蕊生于管之喉部,花丝基部合成杯形,上部分离,花药丁字着生;子房下位,花柱头状。花期夏末秋初。
生境分布
为庭园栽培植物。分布广东、福建等地。
化学成分
美丽水鬼蕉等多种同属植物的鳞茎中,均含有石蒜碱和多花太仙碱等多种生物碱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血。
复方
①治跌打肿痛:㈠水鬼蕉鲜叶捣烂,加酒少许,炒热敷患处。㈡水鬼蕉鲜叶用针刺数小孔,放热米汤内烫软,缠裹患处。
②治痈肿初期:水鬼蕉鲜叶,调红糟炒热敷患处。
③治关节风湿痛:水鬼蕉鲜叶和面粉捣烂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铧头草
- 钩藤
- 黑蒿
- 黄毛榕
- 黄芪
- 蛤蚧
- 黄花地丁
- 蝮蛇胆
- 黄花木
- 黄皮血藤
- 香附
- 黄荆根
- 檀香
- 虎掌草
- 黄葛树
- 四棱杆
- 黄多孔菌
- 四叶草
- 杉寄生
- 禹余粮
- 钩石斛
- 高粱泡叶
- 杉蔓石松
- 蜂窝草
- 睡菜
- 黄桷皮
- 水豆瓣
- 黄桷根
- 地下明珠
- 黄大豆
- 生姜
- 四棱筋骨草
- 革叶茴芹
- 鸡麻
- 四轮草
- 地梗鼠尾
- 珊瑚草
- 关木通
- 黄槿
- 黄水藨叶
- 石蟹
- 蝗虫
- 茴香
- 山禾串
- 鲨鱼心
- 柿漆
- 黄矾
- 桑枝
- 黄唇鱼肝
- 地灵根
- 地星
- 蝴蝶树
- 飞龙掌血
- 地枇杷
- 鹿角芦荟
- 虎掌草叶
- 黄独零余子
- 沙参
- 四棱通
- 桑皮汁
- 桃奴
- 深山黄堇
- 石羊菜
- 长距兰
- 长叶山竹子
- 长管假茉莉
- 长石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
- 长叶实蕨
- 猪脾
- 到老嫩
- 大果卫矛
- 马柳根
- 铺地罗伞
- 假蒟
- 五加果
- 紫葳根
- 大种半边莲
- 紫杜鹃
- 紫硇砂
- 紫竹根
- 独活
- 通骨消根
- 山荸荠
- 绒毛鸭脚木
- 乌鳢
- 乌饭树
- 大花石上莲
- 白克马叶
- 赤阳子
- 齿缘钻地风
- 车前子
- 陈火腿骨
- 长前胡
- 齿瓣石豆兰
- 赤车使者根
- 长节珠
- 长节耳草
- 长春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