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柳根
《*辞典》:马柳根
拼音注音
Mǎ Liǔ Gēn
别名
小红柳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,乌兰-布勒嘎苏(蒙名)。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。随用随采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~2米。小枝半下垂,灰褐色,幼时有绢状长柔毛,老时稍有短柔毛或无毛;芽卵形,具丝状毛,长2~5毫米.叶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,长1~5厘米,宽2~4毫米,近于全缘,内卷,或边缘疏生细齿,初生时两面有绢状短柔毛,后近无毛;叶柄长3~5毫米,无毛或有丝状短柔毛。葇荑花序长1~15厘米;近无总花梗;花序轴有疏柔毛;苞片椭圆形或披针形,两面无毛;腹面有1腺体;雄花有2雄蕊,花丝全部合生;雌花子房无毛,无梗。蒴果,长约4毫米,无毛。花期6月。果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漠区的河岸、固定沙丘及轻盐渍化沙地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性味
味苦,性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,泻火,顺气。治风火牙痛,急性腰扭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含漱。
复方
治急性腰扭伤:乌柳鲜根一把,地骨皮适量。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铺地罗伞
- 假蒟
- 五加果
- 紫葳根
- 大种半边莲
- 紫杜鹃
- 紫硇砂
- 紫竹根
- 独活
- 通骨消根
- 山荸荠
- 绒毛鸭脚木
- 乌鳢
- 乌饭树
- 大花石上莲
- 白克马叶
- 赤阳子
- 齿缘钻地风
- 车前子
- 陈火腿骨
- 长前胡
- 齿瓣石豆兰
- 赤车使者根
- 长节珠
- 长节耳草
- 长春七
- 陈仓米
- 薜瓣
- 醋栗
- 犀肉
- 密花山矾
- 大风子
- 柏脂
- 对生耳蕨
- 大活
- 紫楠
- 鸡根
- 白线薯
- 焦栀子
- 白果根
- 点地梅
- 大芒萁
- 大报春花
- 赪桐叶
- 绒毛诃子
- 淡竹笋
- 大羊角瓢
- 大泡通
- 紫茎棱子芹
- 杜梨
- 紫茉莉
- 紫背金盘草
- 豆豉姜
- 白刺花叶
- 绒毛桢楠
- 白前
- 剑叶耳草
- 白柳
- 梓白皮
- 短叶蹄盖蕨
- 欧泽芹
- 紫云英马蓝
- 赤沙糖
- 醋
- 鸱肉
- 天蓬草
- 接骨木花
- 赤小豆芽
- 长白楤木
- 赤地榆
- 车桑仔
- 车螯
- 长筒马先蒿
- 大头茶果
- 赤链蛇
- 苦连翘
- 赤扬
- 东北溲疏
- 单根木
- 东北卫矛
- 东北延胡索
- 倒根蓼
- 大过山龙
- 赤火绳
- 紫地榆
- 大叶钩藤根
- 长青草
- 赤腹松鼠
- 赤楠蒲桃叶
- 长距鸟足兰
- 紫椴
- 陈芥菜卤汁
- 齿瓣延胡索
- 紫堇花
- 齿叶橐吾
- 紫绿草
- 紫筒草
- 赪桐
- 除虫菊
- 长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