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刀苦马菜
《中华本草》:尖刀苦马菜
拼音注音
Jiān Dāo Kǔ Mǎ Cài
别名
剪刀草、野莴苣菜、大刀苦马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滇苦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cris diuaricata Vaniot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滇苦菜 多年生草本,高15-40cm。具直根。茎数条,从基部叶腋长出,每条茎又再从中上部分枝,中下部被有顶端二歧钩状硬毛,上部几无毛或无毛。叶集生基部,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,边缘具波状齿,两面被短硬毛;茎生叶少,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有锯齿或全缘;上部叶渐缩小,条形,被睫毛及短硬毛;无柄。每枝顶具头状花序1-2个;总苞筒状钟形,总苞片外层短,条形,内层条状披针形,背面被短硬毛;小花全为舌状,黄色,先端具5齿。瘦果近镰关,红褐色,长约4mm,具纵沟及横皱纹;冠毛羽毛状,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散风热;解蛇毒。主风热感冒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尖刀苦马菜
别名
剪刀菜、野莴苣菜、滇苦菜
来源
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叉枝毛连菜Picris divaricata Vaniot,以全草入药。春夏秋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用于感冒发热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3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芨芨草花
- 马甲子叶
- 金樱花
- 鸭皂树皮
- 露水草
- 竹精
- 金樱叶
- 粘毛黄花稔
- 鸭儿芹果
- 一味药根
- 矮柳穿鱼
- 紫青藤根
- 云南野当归
- 苎花
- 碱地马蔺
- 酒饼婆
- 青叶丹
- 酥油
- 雀
- 峨眉石凤丹
- 金榭榴
- 鸡冠花
- 蔗鸡
- 鸭嘴花
- 青钱柳叶
- 峨三七
- 鸡蛋七
- 堇叶山梅花
- 酸梅簕
- 粘人花根
- 金狗脊黄毛
- 皂角菌
- 醉马草
- 竹节人参叶
- 颠茄草
- 角花胡颓子
- 寄生藤
- 豇豆根
- 针刺铁仔
- 茅香
- 矮脚南
- 暗紫贝母
- 一碗泡
- 麻叶绣球
- 竹叶兰
- 珍珠草
- 竹叶椒叶
- 竹鼠油
- 金丝刷
- 蜇砂
- 蛇尾草
- 鸡桑根
- 酸枣树皮
- 蛇藤
- 蜀葵叶薯蓣
- 鼠妇画眉草
- 建神曲
- 蛇鲻
- 钓竿柴
- 转心莲
- 竹茹
- 粘人花
- 鸡谷草
- 二色内风消
- 跌破竻
- 短柄南蛇藤茎叶
- 罐子草
- 鱼眼草
- 尖顶羊肚菜
- 鸳鸯
- 雕爪
- 筋骨草
- 钉耙七
- 鸡蛋果
- 鳐鱼胆
- 鸭脚茶
- 鸡公柴
- 稻槎菜
- 鸭脚罗伞
- 鼠牙半支
- 珠子参
- 鸡血藤
- 角果木
- 珠兰根
- 豆腐皮
- 竹卷心
- 江南卷柏
- 鸢脚爪
- 鱼鳖金星
- 短柄枹栎虫瘿
- 将军树
- 鸡嗉子
- 光叶海桐叶
- 蒟蒻
- 雁肪
- 茳芒决明
- 藕粉
- 祖司麻
- 鼠曲草
- 阿氏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