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缕半枫荷叶
《中华本草》:金缕半枫荷叶
拼音注音
Jīn Lǚ Bàn Fēnɡ Hé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金缕梅科植物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[Altingia chingii Metc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叶生长茂盛时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半枫荷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,高约17m;树皮灰色。叶互生,簇生于枝顶;叶柄长2.5-4cm;托叶线形,早落;叶多型,不分裂,掌状3裂或1侧裂,常为卵状椭圆形,长4-13cm,宽4-6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有具腺锯齿,具基出脉3条。花多密集成圆头状花序,雌雄同株,雌花序单生,总花梗长达4.5cm;雌花单被,萼筒与子房合生,萼齿短;子房半下位,2室,花柱2,胚珠多数;雄花序排成总状;无花被;雄蕊多数,花丝极短。蒴果多数,密集,长椭圆形,熟时顶孔开裂。种子形扁,具翅,黑褐色。花期3-4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湿润肥沃的山坡杂木林中、溪边和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片多卷折,叶有2型:一种卵状长圆形,不分裂;一种单侧叉状分裂或掌状3裂。不裂叶长8-13cm,宽3-6cm,先端尾尖,叶脉网状;掌状3裂叶的中央裂片长3-5cm,两侧裂片较小,有掌状脉3条。上表面浅绿色,有光泽,下表面浅棕黄色,脉序明显突起;叶缘有具腺锯齿;叶柄较粗壮,上部有槽。革质而脆,易折断。揉之有香气,味淡。
性味
味涩;微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;通络止痛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鲜品捣烂敷;或煎水洗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花草
- 金花树
- 金边莲
- 金银花
- 金鸡脚
- 锯齿草
- 韭菜子
- 人参芦
- 金盏菊花
- 金线鱼
- 金缕半枫荷
- 金钱橘饼
- 金钱苦叶草
- 金花菜
- 金草
- 锦香草
- 锯叶竹节树
- 金线包
- 金腰带
- 金花茶叶
- 金花蚤草
- 金盏菊
- 金精石
- 金腰燕
- 金盏草根
- 金盏银盘
- 金老梅叶
- 金蛤蟆
- 锦线镖
- 韭子
- 翅茎蜂斗草
- 金老梅花
- 金钗凤尾蕨
- 金钱木根
- 金钱松叶
- 金银花子
- 金礞石
- 金荞麦
- 金钩如意草
- 金钱白花蛇
- 韭根
- 金莲花
- 金鸡豇豆
- 韭叶芸香草
- 糙叶树皮
- 金线兰
- 金纳香
- 金盏草
- 臭藤子
- 金背枇杷
- 金钱草
- 金钱参
- 茶子木花
- 金线草
- 金腰箭
- 金针菜
- 锯齿溪蟹
- 金金棒
- 虫豆
- 金雀儿
- 金老梅根
- 虫蚁菜
- 降香
- 锯齿王根
- 穿心莲
- 金背枇杷花
- 金老梅枝
- 金盏菊根
- 金钗石斛
- 金银忍冬
- 穿山甲
- 锦香草叶
- 金花茶花
- 金龙胆草
- 金钟茵陈
- 苍耳囊虫
- 镜面草
- 金银花露
- 藏报春
- 金线风
- 锦灯笼
- 金锦香
- 金钟花
- 虫豆柴
- 簇生卷耳
- 金背枇杷果
- 金色狗尾草
- 草红藤
- 金边兔耳
- 铰剪藤
- 草果药
- 金背枇杷叶
- 大黑蒿
- 金鸡尾
- 金顶蘑
- 金雀根
- 金石斛
- 锯鲨肝
- 金钮扣
- 金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