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叶泥花草
《*辞典》:齿叶泥花草
拼音注音
Chǐ Yè Ní Huā Cǎo
别名
锯齿草、五月莲。
出处
《广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生披散草本,高10~20厘米。茎分枝,下部常伏地,有细条纹。叶对生,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,长1.5~3.5厘米,宽0.5~1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,边缘有密而锐利的锯齿,两面绿色无毛;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3~6厘米:花对生,具短柄,有苞片;萼片5,绿色;花冠紫红色或白色。蒴果小,线状圆柱形,长约1厘米。花期夏秋。
生境分布
生于水沟边、稻田、路旁阴湿处。分布广西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味淡,性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逐瘀破血,消肿止痛。治毒蛇咬伤,跌打肿痛,疮疖肿毒,产后腹痛。
复方
①治毒蛇咬伤,跌打肿痛:鲜齿叶泥花草三至四两。捣烂绞汁冲酒服,渣敷伤处。
②治疮疖肿毒:鲜齿叶泥花草适量。加食盐少许,捣烂敷患处。
③治产后腹痛:鲜齿叶泥花草一至二两,同鸡肉二两煎汤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草果
- 藏茴香
- 赤瓟根
- 赤甲红
- 臭李皮
- 臭柏
- 鲳鱼
- 蚕蜕
- 糙叶千里光
- 臭梧桐子
- 齿缘草
- 长瓦韦
- 草香附
- 臭茉莉叶
- 蛏肉
- 草柏枝
- 草菇
- 粗叶耳草
- 草藤乌
- 长萼猪屎豆
- 苍山黄堇
- 豺皮
- 草蜘蛛
- 苍耳
- 紫背黄芩
- 茶子
- 粗棕竹根
- 苍条鱼鳖
- 船盔乌头
- 藏鮡肉
- 苍蝇草
- 菖蒲叶
- 翠雀花
- 葱叶
- 蚕豆叶
- 蚕豆花
- 虫牙药
- 蚕豆茎
- 草木樨
- 蚕沙
- 藏菖蒲
- 虫笋
- 蝉花
- 草地早熟禾
- 虫实
- 虫白蜡
- 紫藿香
- 蚕茧
- 鸱头
- 粗梗黄堇
- 蚕茧草
- 菜头肾
- 粗灰钉
- 草本三角枫
- 茶绒
- 葱汁
- 粗叶悬钩子
- 缠竹黄
- 草灵仙
- 蛏壳
- 穿破石
- 菜豆树
- 穿耳菝葜
- 紫玉簪
- 蟾蜍肝
- 赤小豆
- 车前
- 紫荆皮
- 长刺卫矛
- 粘毛鼠尾草果
- 车前草
- 蟾皮
- 藏羚角
- 苍耳子
- 穿根藤
- 豉汁
- 粗叶木
- 臭黄荆根
- 草本威灵仙
- 臭草
- 粗榧子
- 臭蒿
- 翅子木
- 粗榧根
- 茶子心
- 草独活
- 臭茉莉
- 臭牡丹
- 臭菘
- 蚕退纸
- 茶子饼
- 草石蚕
- 臭节草
- 粗黄草
- 臭矢菜
- 臭梧桐
- 草龙根
- 草苁蓉
- 臭黄荆子
- 臭牡丹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