鲫鱼子
《中华本草》:鲫鱼子
拼音注音
Jì Yú Zǐ
英文名
Goldfish roe
出处
出自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assius auratus (Linnaeus.)采收和储藏:收集雌鱼的卵子,漂净,鲜用。
原形态
鲫鱼,体侧扁,宽而高,腹部圆。头小。吻钝。口端位。无须。眼大。下咽齿1行,侧扁,倾斜面有一沟纹。鳃耙37-54,细长,呈披针形。鳞大,侧线鳞。背鳍4,15-19,鳍长,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。臀鳍3,5,背、臀鳍均有硬刺。全身呈银灰色,背部色略暗。各鳍均为灰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鲫鱼适应性很强,是一种广温性鱼类。资源分布: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,各省区均有分布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调中补肝;明目。主目中障翳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1.《纲目》:“忌猪肝。”2.《调燮类编》:“子与麦门冬杀人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鲫鱼子
拼音注音
Jì Yú Zǐ
出处
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。
功能主治
①《食疗本草》:"调中,补肝气。"
②《本草从新》:"去目中障翳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粉
- 铜线草
- 棘豆根
- 金丝杜仲
- 蛇眼草
- 金丝藤仲
- 角叉菜
- 走马芹
- 海狗肾
- 通天草
- 接骨树皮
- 透骨香
- 铁色箭
- 铜脚威灵仙
- 踏膀药
- 极丽马先蒿
- 夹蛇龟
- 鮹鱼
- 卷边桩菇
- 菘菜子
- 蒴藋
- 苏铁叶
- 石韦根
- 砂漏芦根
- 碎密花
- 蓍实
- 苏铁花
- 砂仁花
- 蒴藋赤子
- 穇穗莎草
- 三七草
- 硕苞蔷薇
- 蒒实
- 石龙刍根
- 菘菜
- 菘子
- 三七花
- 三七叶
- 鸡子
- 尖山橙
- 鸡挂骨草
- 鸡骨常山
- 金爪儿
- 酸模叶橐吾
- 紫麻
- 碎米蕨
- 三分三
- 三台红花
- 苏铁蕨
- 肾经草
- 虱婆草
- 粟糠
- 紫革耳
- 砂茴香
- 穗花杉叶
- 三出叶委陵菜
- 算盘子根
- 碎米柴
- 三十六荡
- 肾萼金腰
- 三分丹
- 蛇不见
- 三加皮
- 装饰卷柏
- 石霜
- 神仙掌花
- 算盘子叶
- 穗花杉种子
- 莎草蕨
- 苏土藁本
- 干地黄
- 碎骨仔树
- 粟奴
- 莎木面
- 黍茎
- 鸡树条
- 鸡尾木
- 鸡爪花
- 酸浆
- 鸡蛋七叶
- 二歧根莲花根
- 皂荚叶
- 董棕粉
- 云南金莲花
- 姜石
- 竹蠹虫蛀末
- 鲨鱼翅
- 酸模叶
- 鼠李根
- 鸡(土从)
- 金刚藤
- 皱叶变豆菜
- 麻羊藤
- 竹鼠子油
- 水锦树
- 短体鳗
- 金瓜核
- 鲛鱼皮
- 金丝草
- 蕨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