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锦树
《中华本草》:水锦树
拼音注音
Shuǐ Jǐn Shù
别名
猪血木、饭汤木、红水柴、大虫耳、双耳蛇、牛伴木、沙牛木、红木
英文名
Root or leaf of Uvarialeaf Wendlandia
出处
出自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水锦树的叶及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endlandia uvariifolia Hance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根,洗净,切片晒干;叶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灌木至乔木,高5-12m。小枝被锈色硬毛。叶对生;叶柄粗壮,长10-15mm,密被锈色乞求;托叶大,基部宽,中部收缩,上部扩大成肾形,宽而反折;叶片纸质,宽卵形至宽椭圆形,长12-18cm,宽5-8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, 上面散生短硬毛,下面被柔毛,脉上毛很密。圆锥花序式排列的聚伞花序顶生,被绒毛;花无西风;小苞片线状披针形,被毛;花小,白色;花萼被绒毛,深5裂;花冠简状漏斗形,长约4mm,喉部有白色硬毛;花药稍突出;柱头2裂。蒴果球形,直径约1.5mm,被短柔毛。花期1-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、广东和广西、海南等地。
性味
辛;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散瘀消肿;止血生肌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骨痛;外伤出血;疮疡溃烂久收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鲜叶捣敷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锦树
拼音注音
Shuǐ Jǐn Shù
别名
猪血木、饭烫木、黄麖茅、红木、大虫耳、牛伴木、双耳蛇
来源
茜草科水锦树属植物水锦树Wendlandia uvariifolia Hance,以根、叶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散瘀消肿,止血生肌。根: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叶:外用治外伤出血,疮疡溃烂久不收口。
用法用量
4~5钱,水酒各半煎服。叶用鲜品捣烂外敷,疮疡溃烂者并可水煎外洗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水锦树
拼音注音
Shuǐ Jǐn Shù
别名
饭汤木、红木、大虫耳、猪血木、双耳蛇
出处
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水锦树的叶及根。全年可采。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5~12米。树皮褐色,薄而平滑;小枝、叶柄及叶背均有锈色租毛。叶对生,长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约15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尖,侧脉8~10对;托叶圆形或肾形,具短柄,常反折,两面均被粗毛。花白色,有香气,排成大而密的圆锥花序;萼钟状,被小粗毛;花冠高脚碟状,5裂,裂片短于冠管;雄蕊5枚;花盘环状。蒴果小,球形,径约1.6毫米。花期春、夏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、林缘及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东和广西等地。
性味
凉。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,崩疮。
复方
治崩疮:水锦树鲜叶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瓜核
- 鲛鱼皮
- 金丝草
- 蕨麻
- 一包花
- 峨山草乌
- 一箭球
- 菊花
- 鹰眼睛
- 菊苣根
- 尖刀苦马菜
- 芨芨草花
- 马甲子叶
- 金樱花
- 鸭皂树皮
- 露水草
- 竹精
- 金樱叶
- 粘毛黄花稔
- 鸭儿芹果
- 一味药根
- 矮柳穿鱼
- 紫青藤根
- 云南野当归
- 苎花
- 碱地马蔺
- 酒饼婆
- 青叶丹
- 酥油
- 雀
- 峨眉石凤丹
- 金榭榴
- 鸡冠花
- 蔗鸡
- 鸭嘴花
- 青钱柳叶
- 峨三七
- 鸡蛋七
- 堇叶山梅花
- 酸梅簕
- 粘人花根
- 金狗脊黄毛
- 皂角菌
- 醉马草
- 竹节人参叶
- 颠茄草
- 角花胡颓子
- 寄生藤
- 豇豆根
- 针刺铁仔
- 茅香
- 矮脚南
- 暗紫贝母
- 一碗泡
- 麻叶绣球
- 竹叶兰
- 珍珠草
- 竹叶椒叶
- 竹鼠油
- 金丝刷
- 蜇砂
- 蛇尾草
- 鸡桑根
- 酸枣树皮
- 蛇藤
- 蜀葵叶薯蓣
- 鼠妇画眉草
- 建神曲
- 蛇鲻
- 钓竿柴
- 转心莲
- 竹茹
- 粘人花
- 鸡谷草
- 二色内风消
- 跌破竻
- 短柄南蛇藤茎叶
- 罐子草
- 鱼眼草
- 尖顶羊肚菜
- 鸳鸯
- 雕爪
- 筋骨草
- 钉耙七
- 鸡蛋果
- 鳐鱼胆
- 鸭脚茶
- 鸡公柴
- 稻槎菜
- 鸭脚罗伞
- 鼠牙半支
- 珠子参
- 鸡血藤
- 角果木
- 珠兰根
- 豆腐皮
- 竹卷心
- 江南卷柏
- 鸢脚爪
- 鱼鳖金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