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姜子
《中华本草》:辣姜子
拼音注音
Là Jiānɡ Zǐ
别名
樟树果、鸡油果、山茴香、野气辣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tsea rubescens Lec.采收和储藏:9-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。
原形态
红叶木姜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4-10m。小枝无毛;顶芽圆锥形,鳞片无毛或仅上部有稀疏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8-18mm,无毛;叶片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,长3.5-7cm,宽1.5-3.5cm,两端渐狭或先端圆钝,膜质,下面淡绿色,两面均无毛;嫩枝、叶脉、叶柄常为红色。伞形花序腋生;花单性,雌雄异株;每一花序有雄花10-12朵,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,花梗密被灰黄色柔毛,花破裂片6,黄色,宽椭圆形,长约2mm,先端钝圆,外面中肋有微毛或近无毛,内面无毛,能育雄蕊9,花丝短,无毛,黄色,退化雌蕊细小,无毛,柱头2裂;雌花较小,花被裂片长2mm,雌蕊无毛,长2mm,子房卵形。果圆球状,黑色,直径约5mm,梗长0.8-1cm,先端稍增粗,有疏柔毛。花期3-4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常绿阔叶林中空隙处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,长5-10mm,直径约5mm,表面黑褐色,基部可见约1cm长的果柄,果核硬脆,内含种子1枚,富油性。气芳香,味辛凉。
性味
辛;微温
功能主治
温中理气;消食化滞。主脘腹疼痛;食滞腹胀;呕吐泄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鳖
- 小毛鸡
- 细沙虫草
- 牛奶浆草
- 牛筋果
- 小朴松实
- 簕苋菜
- 棱叶韭
- 莲叶橐吾
- 三叶罗伞
- 细叶桉果
- 纤花千金藤
- 小报春花
- 小五彩苏
- 细叶野牡丹
- 小叶小羽藓
- 癣草
- 细叶谷木
- 细叶泥炭藓
- 小团叶根
- 线叶蓟
- 细草
- 小乌泡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小杉藻
- 小山稔
- 秀丽野海棠
- 细叶铁线莲
- 小柿子叶
- 小柿子
- 绣球防风根
- 细叶鼠曲草
- 小广藤
- 细穗石松
- 菱叶
- 小罗伞
- 麦瓶草种子
- 龙船花
- 小通草
- 十八症
- 萱草嫩苗
- 小垂头菊
- 小连翘
- 连翘根
- 莲衣
- 田麻
- 小构树叶
- 秃疮花
- 裂蹄
- 掌叶蓼
- 三方草
- 龙眼核
- 狸尾草
- 牛目椒
- 鸟巢菌
- 小冬青
- 裂叶堇菜
- 隆萼当归根
- 驴蹄草
- 柞木叶
- 三角泡
- 龙角
- 漏斗菜
- 甜瓜花
- 相思子根
- 甜根子草
- 莲蓬草
- 辽东鳞毛蕨
- 牛王肺筋草
- 驴打滚草
- 轮叶八宝
- 啄木鸟
- 姊妹树
- 竻苋菜
- 绿包藤
- 瘤孢地菇
- 路旁菊
- 簕欓
- 落马衣
- 流苏子根
- 糯稻根须
- 小花鸢尾根
- 中华胡枝子
- 龙胆地丁
- 龙眼
- 苔垢菜
- 梨枝
- 田唇乌蝇翼
- 辣椒茎
- 展花乌头
- 小白蒿
- 逆阿落
- 落地生根
- 小百部
- 鲢鱼
- 香草仔
- 小豆柴
- 牛耳枫
- 小萹蓄
- 莲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