菱叶
《中华本草》:菱叶
拼音注音
Línɡ Yè
英文名
leaf of Maximorwica Waterchesnut, leaf of Singharanut
出处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apa bispinosa Rox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根二型,除吸收根外,尚有同化根;同化根含叶绿素,生自茎节,羽状细裂。茎细长,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。叶集生茎顶,成莲座状,菱状三角形,长2.5-4cm,宽2-4.5cm,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,近基部全缘,绿色,上面无毛,下面幼时有细毛,后渐落,沿脉有毛;叶柄长2.5-5cm,有毛或无毛,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。花两性,单生叶腋;萼管短,有毛,裂片4;花瓣4;雄蕊4;子房半下位,2室,每室胚珠1,花柱钻状,柱头头状,花盘鸡冠状。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,两端有刺,两刺间距离3-4cm,腹背的萼裂片脱落。种子一颗。花期6-7月。果期9-10月。
性味
味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小儿走马牙疳;疮肿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研末搽;或鲜品捣敷。内服:煎汤,6-15g,鲜品加倍。
各家论述
1.《滇南本草》:晒干为末,搽小儿走马疳。2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菱叶
拼音注音
Línɡ Yè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。
功能主治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晒干为末,搽小儿走马疳。"
②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.1~1.5钱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罗伞
- 麦瓶草种子
- 龙船花
- 小通草
- 十八症
- 萱草嫩苗
- 小垂头菊
- 小连翘
- 连翘根
- 莲衣
- 田麻
- 小构树叶
- 秃疮花
- 裂蹄
- 掌叶蓼
- 三方草
- 龙眼核
- 狸尾草
- 牛目椒
- 鸟巢菌
- 小冬青
- 裂叶堇菜
- 隆萼当归根
- 驴蹄草
- 柞木叶
- 三角泡
- 龙角
- 漏斗菜
- 甜瓜花
- 相思子根
- 甜根子草
- 莲蓬草
- 辽东鳞毛蕨
- 牛王肺筋草
- 驴打滚草
- 轮叶八宝
- 啄木鸟
- 姊妹树
- 竻苋菜
- 绿包藤
- 瘤孢地菇
- 路旁菊
- 簕欓
- 落马衣
- 流苏子根
- 糯稻根须
- 小花鸢尾根
- 中华胡枝子
- 龙胆地丁
- 龙眼
- 苔垢菜
- 梨枝
- 田唇乌蝇翼
- 辣椒茎
- 展花乌头
- 小白蒿
- 逆阿落
- 落地生根
- 小百部
- 鲢鱼
- 香草仔
- 小豆柴
- 牛耳枫
- 小萹蓄
- 莲子
- 雷公连
- 三张叶
- 香槁树
- 三尖杉根
- 路边草
- 驴毛
- 小金樱子
- 苏铁
- 石韦
- 量天尺花
- 雪山芪
- 三花枪刀药根
- 小蕨萁
- 枣叶
- 零余子
- 短茎独活
- 鹅血
- 天王七果实
- 天韭
- 大蓑衣藤根
- 交连假瘤蕨
- 阿尔泰瑞香
- 戎盐
- 端哼
- 脓见愁
- 牛肺
- 龙角草
- 中华里白
- 硫黄菌
- 梁王茶
- 小被单草
- 硫化铅
- 痢止蒿
- 小狼毒
- 椋子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