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肠薯蓣
《中华本草》:马肠薯蓣
拼音注音
Mǎ Chánɡ Shǔ Yù
别名
三叶薯、野山薯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长圆柱形,不规则分枝,表皮黑褐色,粗糙,有时表皮块状剥离。茎左旋,有纵长条纹,常微带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常有3种类型:一是全株单叶,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;二是茎基部为单叶,中部以上为3-5中裂至全裂;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,被针形,长5-16cm,宽1.5-5cm,先端骤凸,基部较狭而圆钝,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,斜卵形。花雌雄异株。雄花序穗状或总状,腋生,有时分枝,雄花单生或2-4朵簇生;花被紫色,先端6裂,开花时平展;雄蕊6,花药3大3小,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。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。蒴果三棱形,基部较狭,每棱翅状,近半圆形,成熟后深棕色,有光泽;种子每室2枚,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,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微寒;有毒
功能主治
解毒;散血;消肿。主痈疮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乌毛蕨贯众
- 蔓草虫豆
- 山货榔
- 斯里兰卡肉桂
- 蛟龙木
- 马比木
- 葵花大蓟
- 二色补血草
- 藤茶
- 龙须莞
- 工布乌头
- 景天三七根
- 皂柳根
- 独花兰
- 雪莲花
- 栀子根
- 蜘蛛果
- 峨眉观音座莲
- 文殊兰
- 藤金合欢
- 金丝桃
- 多苞糙苏
- 青棉花藤叶
- 鸭公藤
- 知风草
- 猪大肠
- 竹黄
- 鱼脑石
- 獐骨
- 鸭头
- 棕榈花
- 茸毛木蓝
- 野葡萄藤
- 白叶不翻
- 象胆
- 代代花枳壳
- 阴(句黾)
- 冬瓜藤
- 苦参
- 茭白
- 爬藤榕
- 白毛草
- 青胡桃果
- 冬瓜皮
- 铅霜
- 滴血根
- 乔木刺桐
- 大叶拿身草
- 薇籽
- 异穗卷柏
- 鼠李皮
- 野槟榔
- 鲫鱼脑
- 鸡矢藤
- 七角白蔹
- 哉果
- 焦槟榔
- 一味药
- 制草乌
- 三七
- 珍珠母
- 无患子叶
- 油柑木皮
- 姜炭
- 苕叶细辛
- 酒
- 玉溪天仙藤
- 栀子
- 肾果小扁豆
- 燕麦草
- 鸭舌草
- 野花椒叶
- 素兴花
- 无患子中仁
- 石龙子
- 早禾树
- 藤子甘草
- 盐匏藤果
- 竹叶
- 雕头
- 骑马参
- 柱果木榄叶
- 大乌爪金龙
- 有柄石韦
- 钓杆柴
- 豆瓣还阳
- 龙牙楤木果
- 苎麻根
- 定木香
- 大叶凤尾
- 白毛藤
- 软蒺藜
- 大膜盖蕨
- 白胶香
- 白脚威灵
- 大山黧豆
- 大独脚金
- 大叶矶松
- 白毛夏枯草
- 安息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