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岩白菜
《中华本草》:绵阳岩白菜
拼音注音
Mián Yánɡ Yán Bái Cài
别名
岩白菜、接骨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无毛漏斗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dissandra sinica (Chun) W. T. Wang [Raphiocarpus sinicus Chun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无毛漏斗苣苔 灌木。茎高1-1.5m。近无毛,分枝圆柱形,淡灰色。叶柄长3-5mm;叶片膜质,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长5-17cm,宽1.4-5.5cm,先端短尾状或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,略偏斜,边缘锯齿不明显,两面无毛。花1-5朵聚集在分枝顶端:花序梗短细,长约5mm,疏被短柔毛;苞片2,线状披针形,长约6mm;花萼钟状,5裂至基部,裂片披针形,外面近无毛;花冠筒状漏斗形,白色,长约1.2cm,外面微被腺状柔毛,檐部二唇形,上唇2裂,裂片钝,下唇3裂,裂片近圆形;雄蕊4,花丝具腺状短柔毛,花药先端成对连着,药室2,不汇合;花盘5浅裂;子房线形,长约6mm,向上变细成花柱,被腺状柔毛,柱头2。蒴果直立或稍弯曲,线形,长2-5cm,褐色,无毛。种子椭圆形,长约3mm,淡褐色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1300(-2400)m的林上湿润肥沃的土壤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及四川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止血;活血止痛。主劳伤咯血;崩漏;痛经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绵阳岩白菜
别名
岩白菜
来源
苦苣苔科绵阳岩白菜Didissandra sinica Craib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养阴清热,活血止痛。治痨伤咯血,血崩,跌打损伤,痛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米饭花果
- 绵羊血
- 毛瓣绿绒蒿
- 毛菊苣
- 毛黄堇
- 满山白
- 牡荆
- 牡鼠粪
- 猫肝
- 毛叶肾蕨
- 毛果算盘子
- 毛茎马兰
- 毛荚决明
- 毛血藤
- 牡丹皮
- 牡荆根
- 猫人参
- 米麦麨
- 毛叶黄杞
- 毛大丁草
- 毛根杜仲
- 毛水苏
- 毛脉酸模
- 毛鬼头伞
- 猫须草
- 猫骨
- 绵枣儿
- 绵毛马兜铃
- 绵藤
- 毛大丁草根
- 毛扭藓
- 毛果珍珠茅
- 毛脉南蛇藤
- 毛蕨根
- 满山红
- 牡蛎肉
- 米面蓊根
- 糜穰
- 美丽鳞毛蕨
- 美登木
- 毛枝崖爬藤
- 毛柄短肠蕨
- 毛稔根
- 毛笋
- 缅枣
- 缅茄
- 美丽桐
- 毛女贞
- 毛柴胡
- 毛葡萄
- 毛葡萄根皮
- 毛蕊老鹳草
- 牡荆沥
- 绵参
- 美舌藻
- 毛木树皮
- 毛稔
- 毛竹
- 毛薯
- 毛黄连
- 毛黐头婆
- 牡荆子
- 猕猴桃藤
- 猫腿姑
- 盲肠草
- 毛草龙
- 毛木通
- 满江红
- 毛赪桐
- 毛草龙根
- 偏叶白齿藓
- 偏翅唐松草
- 偏翅唐松草根
- 佩兰
- 偏瓣花根
- 偏花黄芩
- 漆树皮
- 山羊参
- 楸木皮
- 清明菜
- 球花紫云英
- 琴唇万带兰
- 苘实
- 茜草茎
- 啤酒花
- 楸树
- 槭叶止血草
- 漆大姑根
- 披散糖荠
- 球兰
- 琼越线蕨
- 秋木瓜
- 泡桐果
- 茄叶
- 蔷薇花
- 蛴螬
- 清风藤
- 楸叶
- 漆大姑
- 球衣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