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特报春
《中华本草》:唐古特报春
拼音注音
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唐古特报春的花及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tangutica Duchie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花,10月采籽,晾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无粉。根粗,褐色或黑褐色,须根发达。长2-6cm,红褐色。叶丛基部无鳞片,叶柄不明显或长达叶片的1/2;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连柄长4-15cm,宽2-2.5cm,先端钝圆或稍锐尖,基部渐狭窄,下延成长柄,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侧脉不明显,两面无毛。花季粗壮挺直,高20-60cm;具伞形花序1-3轮,每轮5-9花;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6-10mm、先端渐尖,缘具腺毛,基部较宽;花梗长1.5-2.5cm,被微柔毛,具深蓝色条纹,开花时稍下弯;花萼筒状,长5-7mm,5裂,裂片披针形,先端钝,具缘毛,背面具深蓝色条纹;花冠紫红色,冠筒长于花萼,裂片5,线形,长7-10mm,宽约lmm;雄蕊5.贴生于冠筒喉部与裂片对生,花药黄色;子房上位,卵圆形或倒卵圆形,光滑,花柱短,藏于冠筒中部以下或接近于中部,柱头头状。蒴果筒状,长于宿存花萼3-5mm。花期6-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300-4700m的阳坡草地或灌丛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南部、青海东部、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。
性味
辛;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降血压。主痈肿疮疖;烫伤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灵猫肉
- 响铃草
- 犀牛皮
- 杏香兔耳风
- 秤砣梨
- 熊胆
- 兴木蒂那布
- 心叶兔耳风
- 撑篙竹
- 川黔鸭脚木
- 羊角拗
- 小蓝花地丁
- 羊蹄
- 构皮麻
- 老鼠簕
- 疳积草
- 老鼠瓜
- 蚌花
- 花椒根
- 红薯细辛
- 黄杞叶
- 柠条花
- 老虎须
- 老鸦柿
- 甘蔗滓
- 刺天茄叶
- 刺李
- 柠条子
- 老虎泡
- 滚山虫
- 老鼠耳
- 芭蕉叶
- 腺花香茶菜
- 广藿香
- 朱唇
- 丽子藤
- 接气草
- 九头草
- 山麻黄
- 柏子仁
- 山麻雀
- 化血胆
- 天生草
- 虾蟆胆
- 稻芽
- 乌榄
- 鼻烟
- 瓜蒂
- 野烟
- 狗脊
- 麦奴
- 乌桕
- 兔血
- 猬菊
- 麋脂
- 麻根
- 鹿尾
- 芦花
- 血余
- 鸽粪
- 由跋
- 柚核
- 马肝
- 麻秸
- 西桦
- 雨韭
- 麻油
- 慈竹
- 柿蒂
- 马蔺
- 麦芽
- 梓树
- 口蘑
- 土瓜
- 榆花
- 马草
- 鲎壳
- 骨螺
- 柳叶
- 赤麻
- 苦茄
- 马肉
- 西瓜
- 女菀
- 李根
- 皋芦
- 苦蘵
- 鳡鱼
- 麻蕡
- 马齿
- 荚蒾
- 栗花
- 芭茅
- 豆梨
- 鸽肉
- 粉藜
- 犀肉
- 钩栗
- 麻花
- 豆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