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子藤
《中华本草》:丽子藤
拼音注音
Lì Zǐ Ténɡ
别名
滇假夜来香、白血藤、公公藤、奶浆藤、隔山撬
英文名
root of Yunan Dregea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egea yunnanensis (Tsiang) Tsiang et P.T.Li[Wattakaka yunnanensis Tsiang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、切段、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攀援灌木。全株具乳汁,除花冠和合蕊柱外,全株均被小茸毛。叶对生,纸质;叶柄长0.5-2.5cm,顶端具3-4个丛生小腺体;叶片卵圆形,长1.3-3cm,宽0.9-2.5cm,基部心形;侧脉每边约4条,在叶背突起。伞形状聚伞兵花序腋生,长达5cm,着花达15朵;花萼裂片卵圆形;内面基部具5个小腺体;花冠白色,副状,裂片长约5mm,具脉纹,边缘被缘毛;副花冠裂征肉质;花粉块长圆状,直立;子房被疏柔毛,花柱短圆柱状,柱头基部五角形,先端短2裂。蓇葖果披针形,长3.5-5cm,直径达7mm。种子卵圆形,长达7mm,宽约4mm,先端具长2cm的白色绢质种毛。花期4-8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、四川、甘肃。
性味
苦;辛;平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安神;健脾;接骨。主神经衰弱;食欲不振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9-15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苦、涩、性平。有祛风除湿、消食止痛的功能。用于风湿疼痛,小儿腹胀痛,胃痛和外伤肿痛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接气草
- 九头草
- 山麻黄
- 柏子仁
- 山麻雀
- 化血胆
- 天生草
- 虾蟆胆
- 稻芽
- 乌榄
- 鼻烟
- 瓜蒂
- 野烟
- 狗脊
- 麦奴
- 乌桕
- 兔血
- 猬菊
- 麋脂
- 麻根
- 鹿尾
- 芦花
- 血余
- 鸽粪
- 由跋
- 柚核
- 马肝
- 麻秸
- 西桦
- 雨韭
- 麻油
- 慈竹
- 柿蒂
- 马蔺
- 麦芽
- 梓树
- 口蘑
- 土瓜
- 榆花
- 马草
- 鲎壳
- 骨螺
- 柳叶
- 赤麻
- 苦茄
- 马肉
- 西瓜
- 女菀
- 李根
- 皋芦
- 苦蘵
- 鳡鱼
- 麻蕡
- 马齿
- 荚蒾
- 栗花
- 芭茅
- 豆梨
- 鸽肉
- 粉藜
- 犀肉
- 钩栗
- 麻花
- 豆麻
- 玉柏
- 兔脑
- 白鱼
- 桃叶
- 刺瓜
- 蒲葵
- 鳗鲡
- 柿皮
- 葱实
- 海蚯蚓
- 灰凤梨
- 绿豆
- 海狗油
- 苦生叶
- 旱前胡
- 海仙花
- 滑背草鞋
- 刺楸
- 麋肉
- 篦子舒筋草
- 虎筋
- 狗骨
- 石斛
- 海鳗
- 海燕
- 海虾
- 山麻
- 土木贼
- 草乌叶
- 海茜
- 环草
- 灰钉
- 蟾头
- 河豚子
- 海州常山
- 翅果唐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