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豆蔻
《中华本草》:香豆蔻
拼音注音
Xiānɡ Dòu Kòu
别名
嘎哥拉、尼泊尔豆蔻
英文名
fruit of Fragrant Amomum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盖子科植物香豆蔻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omum subulatum Roxb.采收和储藏:林果实将成熟时采收,剪下果序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香豆蔻,多年生粗壮草本,高1-2m。植株下部叶无柄或近无柄,上部叶酚长1-3cm;叶舌膜质,长3-4mm,微凹,无毛,先端浑圆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27-60cm,宽3.5-11cm,先端具长尾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两面均无毛。穗状花序近陀螺形,从根茎抽出,直径约5cm;总花梗长0.5-4.5cm,鳞片褐色,苞片卵形,长约3cm,淡红色,先端钻状;小苞片管状,长约5cm,裂至中部,裂片钻状;花冠管与萼管等长,裂片黄色,近等长,后方的一部,裂片先端钻状;唇瓣长圆形,长约3cm,先端向内转折,有明显的脉纹,中脉黄色,被白色柔毛;侧生退化雄蕊钻状,长约2mm,红色;花丝长约5mm,宽约3mm,花药长约10mm;药隔附属体椭圆形,全缘,长约4mm。蒴果球形,直径2.5cm,紫色或红褐色,不开裂,具10余条波状狭翅,顶具宿萼,无醒或近无醒,花期5-6月,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300m的阴湿林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果实呈长卵形,稍弯财,一侧平坦,长1.5-2.5cm,直径0.8-1.5cm。表面灰棕色,有明显纵棱和不规则突起,先端有长形管状花萼。果实3室,每室有种子6-12粒,灰棕色,呈不规则多面体。果皮厚,不易撕裂。气微,味微辛。[br]显微鉴别,种子横切面:种皮表皮细胞1列,呈长圆形或类圆形,壁稍厚。下皮细胞1列,长方形,切向排列,充满红棕色色素。油细胞类长方形,色素层细胞数列,内含淡黄色色素。内种皮细胞1列,长方形,壁厚,含硅质块。外胚乳为薄壁细胞,含众多草酸钙结晶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香豆蔻素(subulin),小豆蔻查耳酮(cardamonin),山姜素(alpinetin),矮牵牛素-3,5-二葡萄糖甙(petunidin-3,5-diglucoside),无色矢车菊素-3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leucocyanidin-3-O-β-D-glucopyranoside)。果实含α和β-蒎烯(pinene),月桂烯(myrcene),α-松油烯(α-terpinene),对-聚伞花素(p-cymene),松油烯-4-醇(4-terpineol),δ-松油醇(δ-terpineol),橙花叔醇(nerolidol),柠檬烯(limonene),香桧烯(sabinene),桉叶素(1,8-cineole),γ-松油烯(γ-terpinene),α-松油醇(α-terpineol),α-甜没药烯(α-bisabolene),β-松油醇(β-terpineol),乙酸-α-松油醇酯(α-terpinyl acetate)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肺;肝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散寒行气,健胃消食。主脘腹胀痛;食积不化;肺寒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驱风、消肿、止痛的功能。用于胃肠气胀、食滞、咽喉肿痛、咳嗽、肺结核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根芹根
- 大剑叶木
- 砂仁壳
- 伞莎草
- 青江藤
- 巨藻
- 鸢胆
- 香茅
- 鳕鱼
- 甜果藤
- 香青
- 中华石楠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鹭肉
- 蛇头草
- 蛇目菊
- 鹿梨根皮
- 胎生铁角蕨
- 香石藤
- 掌裂蟹甲草
- 桃耳七
- 柘树果实
- 香桂皮
- 麦瓶草种子
- 野梨枝叶
- 黑头草
- 竹(鼠留)子牙
- 野百合
- 豚卵
- 桐油
- 铁落
- 鲐鱼
- 鼠肾
- 龙齿
- 鸭脚蓼
- 顶羽菊
- 鸦片
- 樟脑
- 胆南星
- 峨眉蕨贯众
- 雪上一支蒿
- 獐肉
- 浙江过路黄
- 雪胆
- 香樟根
- 樟梨子
- 棕榈根
- 土碎补
- 樟
- 梓菌
- 头花猪屎豆
- 土蜂
- 雪人参
- 香樟
- 雪下红
- 鄂西天胡荽
- 毡盖木耳
- 樟树子
- 鱼鹰骨
- 丝绵木
- 高原鸢尾子
- 树萝卜
- 山艾叶
- 树韭菜
- 鲨鱼油
- 鸭脚木
- 棕榈皮
- 树腰子
- 金刷把
- 野漆树叶
- 西瓜子仁
- 鬼箭羽
- 树救主
- 野荔枝果
- 烟梦花
- 山矾根
- 鬼毛针
- 单根木叶
- 油桐根
- 高粱泡根
- 杉寄生叶
- 高山大黄
- 越南悬钩子
- 过江龙子
- 高山露珠草
- 水冬瓜叶
- 高良姜
- 高粱泡
- 山棯根
- 山慈姑花
- 宽穗兔耳风
- 昆明鸡血藤根
- 宽叶荨麻
- 水栀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高山唐松草
- 尖叶铁扫帚
- 杜仲
- 火麻仁
- 鹳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