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茹
《*辞典》:香茹
拼音注音
Xiānɡ Rú
别名
矮鬼针草、鹿角草
出处
《福建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。夏、秋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草本,高15~35厘米。茎有纵棱。叶片羽状分裂,裂片线形;根生叶具长柄;茎生叶互生,柄较短。头状花序小,黄色,异性;总苞钟状,苞片狭,2列:花托有细鳞;缘花舌状,雌性,1列;盘花管状,两性,4齿裂;盘花的花柱兮枝有长尖头。瘦果纤弱,4棱形,顶部有硬芒2条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向阳地。分布我国南部及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微辛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治中暑吐泻,痢疾,湿热浮肿,齿龈炎,背痛,带状疱疹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捣汁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雁肉
- 杨梅树皮
- 龙葵根
- 鳢鱼血
- 龙利叶花
- 三棱草
- 条叶猪屎豆
- 霞天膏
- 雪上一枝蒿
- 雪山一支蒿
- 獭四足
- 鹿耳韭
- 菾菜根
- 田葱
- 鹿肉
- 朱砂菌
- 鲛鱼翅
- 鸡肾草
- 貒肉
- 蒟酱
- 鸡脚草乌
- 桃儿七果
- 甜叶菊
- 桃南瓜
- 丝茅七
- 香根芹
- 三叶青
- 制川乌
- 通经草
- 姬蕨
- 仔榄树
- 朱砂藤
- 桃花
- 香芋
- 鹿皮
- 龙眼根
- 雪里开
- 须花参
- 香叶根
- 鸢嘴
- 金棒锤
- 突厥雀
- 铁丝七
- 蛇白蔹
- 接筋草
- 鲨鱼胆
- 鹿胆
- 延羽卵果蕨
- 有瓜石斛
- 鼠舌草
- 竹节菜
- 一把蔑
- 青灰叶下珠
- 玉蜀黍苞片
- 野酒花
- 野樱花
- 淫羊藿
- 龙脑膏香
- 鹿胎
- 菟丝子
- 尖头蚱蜢
- 獭胆
- 螳螂跌打
- 鹿耳翎根
- 太白花
- 鸭脚板草
- 鸬鹚翅羽
- 章鱼
- 天蓝苜蓿
- 天南星
- 楤木根
- 松叶
- 松毛火绒草
- 松油
- 家麻树
- 鸭脚黄连
- 鱼鳔
- 苦地胆
- 水冬瓜根
- 山猫儿
- 水泽兰
- 锥栗果壳
- 栘依果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尖尾风
- 大叶狼豆柴叶
- 野花椒
- 江篱
- 五倍子苗
- 月见草油
- 万寿菊叶
- 玉簪花
- 剪刀草
- 苦葛根
- 瓢瓜
- 翁波
- 鲥鱼
- 水芋
- 括金板
- 井边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