椿树花
《中华本草》:椿树花
拼音注音
Chūn Shù Huā
别名
椿花、椿芽树花、春尖花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(A.Juss.)Roem.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oona sinensis(A.Juss.)Roem.[Cedrela sinensis A.Juss.]采收和储藏:5-6月采花,晒干。
原形态
香椿 叶乔木,高达16m。树皮暗褐色,成片状剥落,小枝有时具柔毛。偶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25-50cm,有特殊气味;叶柄红色,基部肥大;小叶8-10对,小叶柄长5-10mm;叶片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,长8-15cm,宽2-4cm,先端尖,基部偏斜,圆或阔楔形,全缘或有疏锯齿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色淡,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,花小,两性,圆锥花序顶生;花芳香;花萼短小,5裂;花瓣5,白色,卵状椭圆形;退化雄蕊5,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;子房上位,5室,花盘远较子房为短。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约2.5cm,先端开裂为5瓣。种子椭圆形,一端有翅。花期5-6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、村边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温
归经
肝;肺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行气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久咳;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杏树皮
- 白花穿心莲
- 浙皖粗筒苣苔
- 慈竹茹
- 朝鲜梾木枝
- 垂穗荛花
- 星毛羊奶子
- 橡实
- 向日葵花
- 慈竹叶
- 樗叶花椒皮
- 向日葵花盘
- 川牛膝
- 慈竹沥
- 慈竹花
- 朝鲜一枝黄花
- 樗叶
- 心叶秋海棠
- 慈竹根
- 孝扇草根
- 椿叶
- 心叶野海棠
- 杏李
- 慈竹笋
- 檫树
- 川黔鸭脚木
- 杏仁
- 川西小黄菊
- 仙鹤草
- 旋覆花
- 小麦麸
- 下果藤
- 显子草
- 橡实壳
- 川党参
- 秤砣梨根
- 朝鲜崖柏
- 小马齿苋
- 旋复花根
- 沉香曲
- 向日葵
- 常春藤
- 仙茅参
- 垂花香薷
- 向日葵子
- 细叶草乌
- 轮环藤
- 香石藤叶
- 纤毛婆婆纳
- 常春藤子
- 漏芦
- 药老
- 蘘荷子
- 薤叶
- 叶上珠根
- 原蚕沙
- 消毒药
- 苡芭菊
- 栾犀
- 慈乌胆
- 楮实
- 苏木蓝
- 岩丸子
- 叶下珠
- 楮树根
- 向天蜈蚣
- 岩景天
- 莲子草
- 圆柏叶
- 落新妇根
- 仙环小皮伞
- 喜树果
- 烂茶叶
- 小喇叭
- 心胆草
- 小构树汁
- 岩豆根
- 宜昌荚蒾
- 圆叶乌桕
- 狭萼半边莲
- 小败火草
- 香石藤果
- 羊角藤叶
- 牛蒡
- 驴断肠
- 新木橿子
- 小蕨鸡
- 兴安白头翁
- 药芹菜根
- 圆叶野扁豆
- 喜树皮
- 小扁豆
- 鬣羚角
- 羊胲子
- 绿珊瑚
- 牛巴嘴
- 龙脷叶
- 药用倒提壶
- 条叶垂头菊
- 狭叶竹节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