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箭
《中华本草》:大箭
拼音注音
Dà Jiàn
别名
水泽泻、汗枪箭
英文名
Herb of Channelled Waterplantain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泽泻科植物窄叶泽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isma canaliculatum A. Braun et Bouche.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窄叶泽泻,多年生水生或沼生植物,块茎直径1-3cm。叶全部基生;叶柄长10-30cm;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7-22cm,宽1-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。花葶连同圆锥花序高50-100cm;圆锥花序的分枝和伞形花序的总花梗均轮生,花梗长2-4cm;外轮花被片3,萼片状,内轮花被片3,花瓣状,白色;雄蕊6;心皮多数,轮生,柱头比子房短,弯曲。瘦果两侧扁,长2-3mm,背部有1条深沟。花期 6-7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沼泽边缘或水沟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。
性味
味淡;性微寒
归经
肺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小便不通;水肿;无名肿毒;皮肤疱疹;湿疹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箭
拼音注音
Dà Jiàn
来源
泽泻科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. Braun et Boucbe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布于江南各省区。
性味
淡、微辛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,解毒。主治皮肤疱疹,小便不通,水肿,蛇咬伤等。
用法用量
1~2两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大箭
拼音注音
Dà Jiàn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泽泻科植物窄叶泽泻的全草。8~9月采全草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水生草本,高30~130厘米。根茎短,须根丛生。叶根生;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7~20厘米,宽1~3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狭窄,全缘,质稍薄;叶柄长3~20厘米,半抱茎。聚伞状圆锥花序;具花梗;苞片绿色,先端锐尖;花小,白色;萼片3,圆卵形,绿色,多脉;花瓣3,倒卵圆形;雄蕊6;雌蕊多数,花柱较子房稍短,柱头小。瘦果多数,环状排列,扁平,质薄,斜倒卵形,上方内侧有宿存花柱,背面较厚,中间有一深槽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沼泽边、水田边。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
性味
淡微辛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,散毒。治皮肤庖疹,小便不通,水肿,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柘树茎叶
- 鳢鱼
- 龙眼肉
- 大叶白花灯笼
- 一枝香
- 白花龙胆
- 糯稻根
- 香雪兰
- 小酒瓶花
- 小礼花种子
- 藜
- 石鳖
- 辣姜子
- 小毛鸡
- 细沙虫草
- 牛奶浆草
- 牛筋果
- 小朴松实
- 簕苋菜
- 棱叶韭
- 莲叶橐吾
- 三叶罗伞
- 细叶桉果
- 纤花千金藤
- 小报春花
- 小五彩苏
- 细叶野牡丹
- 小叶小羽藓
- 癣草
- 细叶谷木
- 细叶泥炭藓
- 小团叶根
- 线叶蓟
- 细草
- 小乌泡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小杉藻
- 小山稔
- 秀丽野海棠
- 细叶铁线莲
- 小柿子叶
- 小柿子
- 绣球防风根
- 细叶鼠曲草
- 小广藤
- 细穗石松
- 菱叶
- 小罗伞
- 麦瓶草种子
- 龙船花
- 小通草
- 十八症
- 萱草嫩苗
- 小垂头菊
- 小连翘
- 连翘根
- 莲衣
- 田麻
- 小构树叶
- 秃疮花
- 裂蹄
- 掌叶蓼
- 三方草
- 龙眼核
- 狸尾草
- 牛目椒
- 鸟巢菌
- 小冬青
- 裂叶堇菜
- 隆萼当归根
- 驴蹄草
- 柞木叶
- 三角泡
- 龙角
- 漏斗菜
- 甜瓜花
- 相思子根
- 甜根子草
- 莲蓬草
- 辽东鳞毛蕨
- 牛王肺筋草
- 驴打滚草
- 轮叶八宝
- 啄木鸟
- 姊妹树
- 竻苋菜
- 绿包藤
- 瘤孢地菇
- 路旁菊
- 簕欓
- 落马衣
- 流苏子根
- 糯稻根须
- 小花鸢尾根
- 中华胡枝子
- 龙胆地丁
- 龙眼
- 苔垢菜
- 梨枝
- 田唇乌蝇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