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灰树
《中华本草》:刀灰树
拼音注音
Dāo Huī Shù
别名
剑叶灰木、甜茶、乌脚看、滑叶常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矾科植物光叶山矾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.et Zucc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。根,洗净,切片,晒干;叶,鲜用。
原形态
小乔木。芽、嫩枝、嫩叶背面脉上、花序均被黄褐色柔毛;小枝细长,黑褐色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5mm;叶片纸质或近膜质,干后有时呈红褐色,卵形至阔披针形,长3-6(-9)cm,宽1.5-2.5(-3.5)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稍圆,边缘具稀疏的浅钝锯齿;中脉在叶面平坦,侧脉纤细,每边6-9条。穗状花序长1-4cm;苞片椭圆状卵形,长约2mm,小苞片三角状阔卵形,长约1.5mm,宽达2mm,背面均被短柔毛,有缘毛;花萼长1.6-2mm,5裂,裂片卵形,先端圆,背面被微柔毛,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,萼筒无毛;花冠淡黄色,5深裂几达基部,裂片椭圆形,长2.5-4mm;雄蕊约25,花丝基部稍合生;子房3室,花盘无毛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约4mm,先端宿萼裂片直立。花期3-11月.果期6-12月;边开花边结果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中含有根皮甙(pholorizin),为二氢查耳酮菊糖甙,含量约为0.6%[1]。
性味
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止血生肌;和肝健脾。主外伤出血;吐血;咯血;疮疖;疳积;眼结膜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刀灰树
别名
光叶山矾、滑叶常山
来源
山矾科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. et Zucc.,以全株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和肝健脾,止血生肌。主治外伤出血,吐血,咯血,疳积,眼结膜炎。
用法用量
1~2两;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苏苞
- 剪秋罗
- 破牛膝
- 滨旋花
- 紫葳茎叶
- 千日红
- 地莓子
- 九牯牛
- 多穗石柯
- 阔叶箬竹
- 一碗水
- 紫红鞭
- 长梗石柑
- 紫花芥
- 紫葛
- 番石榴皮
- 匐地龙
- 凤仙
- 凤仙透骨草
- 榧螺
- 枫寄生
- 复羽叶栾树
- 凤尾七
- 扶桑根
- 福寿草
- 番石榴
- 分心木
- 凤仙根
- 枫香寄生
- 青海鸢尾子
- 山油柑果实
- 畲山羊奶子
- 西南金刚藤
- 血藤
- 西瓜皮
- 锈毛白枪杆
- 蟋蟀
- 榧根皮
- 番荔枝
- 锡叶藤
- 虾子花
- 西施舌
- 浮萍
- 凤尾参
- 锈叶野牡丹
- 扶栘木皮
- 西瓜子壳
- 血散薯
- 锈钉子
- 血水草
- 西南石梓
- 象牙
- 西瓜根叶
- 枫香脂
- 蚬肉海棠
- 西南文殊兰
- 西南山茶
- 西伯利亚蓼
- 锡生藤
- 西洋菜干
- 西藏野花椒
- 西红柿
- 象头花
- 西红花
- 西归芹根
- 西瓜霜
- 血水草根
- 西藏花椒种子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豨仙草
- 象骨
- 虾子花叶
- 血见愁老鹳草
- 西南菝葜
- 血经草
- 虾壳钱
- 行夜
- 蚬壳
- 西桦
- 西瓜
- 蟹
- 胶质鼠尾草
- 三翅铁角蕨
- 大叶千斤拔根
- 金冠鳞毛蕨
- 西藏土连翘
- 云南铁扁担
- 山柑算盘子
- 华南铁角蕨
- 三裂叶犁头尖
- 山檨叶泡花树
- 多花猕猴桃根
- 点乳冷水花
- 云南地黄连
- 西南小阴地蕨
- 云南仙人掌
- 五凤朝阳草
- 透茎冷水花
- 草本威灵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