锈钉子
《中华本草》:锈钉子
拼音注音
Xiù Dīnɡ Zi
别名
大红袍、大和红、山皮条、地油根、铁锈根、牛吐血、土山豆根。。
英文名
root of Hairy Clovershrub
出处
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毛?子梢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pylotropis hirtella(Franch.)Schindl.[Lespedeza hirtella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毛?子梢 小灌木,高约lm。全株生锈色硬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;叶柄长0.5-2cm,被硬毛;托叶线状披针形,被毛;顶生小叶卵圆形,长2.5-7cm,宽2-4cm,先端圆形或微凹,基部圆形或浅心形,两面均有伏贴的硬毛,下面网脉隆起,侧生小叶较小或与顶生小叶几相等;小叶柄密被褐色毛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牛,长10-20cm,花梗有关节;苞片披针形,被毛;花萼钟状,萼齿5,披针形,上面二齿近连合;花冠紫色或蓝紫色,蝶形,旗瓣长于冀瓣,龙骨辩与翼瓣近多长,上部弯曲成镰刀状。荚果斜卵形,长约6mm,宽约4mm,有紫色脉网,被平伏毛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-2600m的溪边、水田中、草坡、林地或山坡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略呈圆柱形,稍弯曲,有分枝,长30-70cm,直径0.5-3cm。根头部可见1至数个长不及lcm的茎基。根表面的栓皮层薄,呈暗褐色或灰红褐色,有细皱纹,栓皮脱落部分显灰棕色;有细根或细根痕。质硬韧,不易折断,断面栓皮呈具光泽的黑褐色,皮部灰棕色,木部淡棕色,近中心处色较深,纤维性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[br]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具8-20列木栓细胞,含红棕色物。皮层中散在纤维束和晶纤维,有的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及红棕色块状物。韧皮部较窄,有大型分泌细胞,含橙色色素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宽广,木射线宽2-8列细胞;导管较少,常单个或2-3个径向排列;木纤维发达,常数至数10个集合成束,多与导管伴存,木纤维束与木薄壁细胞径向相间排列,隔木射线而呈间断的同心环状。本品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。
化学成分
根中含表儿条精(epicatechin),原矢车菊素(procyanidin)B1、B2、B5、C1。
性味
涩;微苦;微温
鉴别
理化鉴别 (1)本品置小火上烘烤,皮部有棕红色油状物渗出,易点燃。[br](2)取本品粉末5g,加水50ml,浸泡过夜,置60℃水浴中加热10min,滤过,取滤波1ml,加氯化钠明胶试液1-2滴,产生白色胶状沉淀。(检查鞣质)(3)另取上述滤液1ml,加三氯化铁试液l-2滴,显蓝黑色。(检查鞣质)
功能主治
活血调经;理气止痛;清热利湿。主月经不调;闭经;痛经;白带;痢疾;胃脘痛;外伤出血;黄水疮;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掺;或鲜品烤取汁搽。
复方
①治月经不调,经闭,腰部扭伤: 锈钉子泡酒服。②治妇女红崩: 绣钉子兑红糖煎服。③治妇女体虚不孕: 锈钉子和鸡或猪肉煨吃,或配太子参煨水兑红糖吃。④治外伤出血: 锈钉子根皮、乌贼骨、披麻草。共研末,外用止血。⑤治黄水疮,创伤出血,烫伤,中耳炎: 锈钉子鲜根烤取汁外搽。或边烤边刮取汁,晒干研成细末,装瓶密封备用。(选方出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各家论述
1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法瘀生新,活血调经,止血,解毒。2.《云南中草药》:调经活血,理气止痛。治闭经,痛经,红崩,白带,胃痛,消化道溃疡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锈钉子
拼音注音
Xiù Dīnɡ Zi
别名
山黄豆、大红袍、大和红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硬毛杭子梢、山皮条、地油根、白蓝地花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。秋季采挖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直立小灌木,高约1米,全株生锈色硬毛。木质根长圆锥形,少分枝,外皮干时深紫红色。叶互生,革质,3出复叶,顶生小叶卵圆形,长2.5~7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圆形,微凹,基部圆形或浅心形;侧生小叶较小;叶柄长5~20毫米,有时近无柄,有毛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梗有关节;花萼钟状,萼齿5,披针形,上面两齿近连合;花冠紫色,较萼长1倍,龙骨瓣短于旗瓣而与翼瓣近等长,上部弯曲。荚果斜卵形,长约6毫米,宽约4毫米,有紫色网状脉纹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溪边、水田中、草坡、林地或山坡灌丛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涩微苦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活血,调经,理气,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闭经,痛经,血崩,白带,胃痛,扭伤,外伤出血,烫伤。
①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祛瘀生新,活血调经,止血,解毒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调经活血,理气止痛。治闭经,痛经,红崩,白带,胃痛,消化道溃疡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4两;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掺或鲜根烤取汁搽。
复方
①治月经不调,经闭,腰部扭伤:锈钉子泡酒服。
②治妇女红崩:锈钉子兑红糖煎服。
③治妇女体虚不孕:锈钉子和鸡或猪肉煨吃,或配太子参煨水兑红糖吃。
④治外伤出血:锈钉子根皮、乌贼骨、披麻草。共研末,外用止血。
⑤治黄水疮,创伤出血,烫伤,中耳炎:锈钉子鲜根烤取汁外搽。或边烤边刮取汁,晒干研成细末,装瓶密封备用。(选方出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虾子花
- 西瓜霜
- 西洋菜干
- 西伯利亚蓼
- 西施舌
- 象骨
- 锈毛白枪杆
- 西南文殊兰
- 西红柿
- 锈毛旋蒴苣苔
- 蚬壳
- 西桦
- 西瓜
- 西瓜根叶
- 西藏花椒种子
- 锡生藤
- 蚬肉海棠
- 血水草
- 血水草根
- 蟹
- 西藏野花椒
- 血藤
- 西南石梓
- 胶质鼠尾草
- 三翅铁角蕨
- 大叶千斤拔根
- 金冠鳞毛蕨
- 虾子花叶
- 西藏土连翘
- 云南铁扁担
- 山柑算盘子
- 血见愁老鹳草
- 华南铁角蕨
- 西南菝葜
- 血经草
- 虾壳钱
- 三裂叶犁头尖
- 山檨叶泡花树
- 多花猕猴桃根
- 点乳冷水花
- 云南地黄连
- 西南小阴地蕨
- 云南仙人掌
- 五凤朝阳草
- 透茎冷水花
- 草本威灵仙
- 血党
- 光梗丝石竹
- 西藏凤仙花
- 长梗玄参
- 蟹爪兰
- 硬水黄连
- 葡萄叶秋海棠
- 温泉
- 墨旱莲
- 马醉木
- 梨木灰
- 一叶萩
- 血余
- 荔枝壳
- 豨莶草
- 血余炭
- 野鸡头
- 山柏
- 乌尼参
- 锡兰肉桂
- 马鹿花
- 麦角
- 豨莶
- 马耳草
- 绿豆衣
- 五色草
- 麻腊干
- 血榧
- 鸢油
- 石莲
- 糖芥
- 打米花
- 铅丹
- 苦茶叶
- 乌饭子
- 土桂皮
- 白藤
- 麻鱼胆
- 地骷髅
- 鳖卵
- 野苎麻
- 马蔺子
- 大籽蒿
- 马蹄金
- 芦子兰
- 山矾
- 马蔺叶
- 山芹
- 独蕨箕
- 蛤蜊肉
- 铁精
- 榉树叶
- 问题特
- 蟹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