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紫苏
《中华本草》:大叶紫苏
拼音注音
Dà Yè Zǐ S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大叶香薷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sholtzia flava(Benth.)Benth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香薷,直立半灌木,高0.6-2.6m。茎枝四棱形,密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6cm,密被柔毛;叶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8-15cm,宽5.2-8.2cm,先端突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或微心形,偏斜,边缘具钝锯齿,两面被短柔毛,下面有金黄色腺点。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,长6-10cm,顶生和腋生;苞片阔卵圆形;长约3mm,先端具小突尖,外面被柔毛,边缘具缘毛;花萼钟形,长约3.5mm,被柔毛及腺点,萼齿5,具线状尖头,花萼果时增长达6.5mm;花冠黄色,长约6.5mm,外面有柔毛及腺点,上唇直立,先端微缺,下唇3裂,中裂片近圆形,边缘啮蚀状,侧裂片近长圆形,先端圆形;雄蕊4,前对较长,伸出,花丝无毛,花药圆形,2室;子房4裂,花柱长于雄蕊,柱头2浅裂。小坚果长圆形,长约1mm,黑褐色。花期7-10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2900m的小河边草丛、小灌木丛、林缘、路边或开旷耕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辊,茎略呈方柱形,光滑无毛;质坚硬。叶卷曲皱缩,展平后呈宽卵形或近圆形,通常长10-15cm,宽8-13cm,先端骤然尾状渐尖,边缘有锯齿;叶柄长3-5cm。可见穗状花序,花黄棕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功能主治
发表宣肺;清热解毒。主风热感冒;岳热咳嗽;咽喉肿痛;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用鲜叶贴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豆黄卷
- 艾纳香根
- 灯盏细辛
- 千叶独活
- 椴叶独活
- 大头陈
- 大五爪金龙
- 藤乌
- 狸尾草
- 竹节三七
- 枳茹
- 竹叶参
- 峨参叶
- 凹头苋
- 乳腐
- 沼生柳叶菜
- 人中黄
- 蕤核
- 九眼独活
- 结根草莓
- 尖舌苣苔
- 蛇疙瘩
- 天门冬
- 蜗牛壳
- 大田基黄
- 文蛤肉
- 白花菜
- 对马耳蕨根
- 无腺白叶莓
- 达仑木
- 东方乌毛蕨叶
- 云南油杉
- 无根藤
- 青皮
- 野芝麻花
- 大风艾
- 大箭
- 柘树茎叶
- 鳢鱼
- 龙眼肉
- 大叶白花灯笼
- 一枝香
- 白花龙胆
- 糯稻根
- 香雪兰
- 小酒瓶花
- 小礼花种子
- 藜
- 石鳖
- 辣姜子
- 小毛鸡
- 细沙虫草
- 牛奶浆草
- 牛筋果
- 小朴松实
- 簕苋菜
- 棱叶韭
- 莲叶橐吾
- 三叶罗伞
- 细叶桉果
- 纤花千金藤
- 小报春花
- 小五彩苏
- 细叶野牡丹
- 小叶小羽藓
- 癣草
- 细叶谷木
- 细叶泥炭藓
- 小团叶根
- 线叶蓟
- 细草
- 小乌泡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小杉藻
- 小山稔
- 秀丽野海棠
- 细叶铁线莲
- 小柿子叶
- 小柿子
- 绣球防风根
- 细叶鼠曲草
- 小广藤
- 细穗石松
- 菱叶
- 小罗伞
- 麦瓶草种子
- 龙船花
- 小通草
- 十八症
- 萱草嫩苗
- 小垂头菊
- 小连翘
- 连翘根
- 莲衣
- 田麻
- 小构树叶
- 秃疮花
- 裂蹄
- 掌叶蓼
- 三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