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毛耳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卷毛耳草
别名
红花耳草、野甘草
来源
茜草科卷毛耳草Hedyotis mellii Tutch.[Oldenlandia mellii (Tutch.) Chun],以全草及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,清热,消食,止血,解毒。
刀伤出血:全草捣烂外敷。
毒蛇咬伤:全草研末,酒调涂擦伤口周围,药干再涂。另用全草5钱,水煎服;重症每日2次。
乳腺炎:全草1两,水酒各半煎服,药渣捣烂外敷。
痢疾:全草5~7钱,水煎服。
小儿伤食发热:全草3~4钱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虎骨胶
- 白花藤
- 大青木
- 倒地铃
- 大百解薯
- 一口红
- 大叶黄杨
- 冻绿叶
- 大叶紫薇
- 土黄连
- 无患树蔃
- 窝儿七
- 白芥子
- 野茉莉
- 肉桂
- 酸模
- 鸭肪
- 椒目
- 云南五味子根
- 青稞
- 黍根
- 篑草
- 鹌鹑
- 白芷
- 蛇莓
- 青蛙胆
- 一点血
- 韶子
- 野菱
- 鸡嗉子
- 酒糟
- 棘针
- 荩草
- 杉皮
- 鼹鼠
- 铁粉
- 蚤休
- 鱼蓼
- 鸡子壳
- 牛至
- 大榆蘑
- 鲫鱼子
- 粳米
- 羊乳
- 牛脑
- 桔梗
- 大叶蒟
- 岩豆
- 白及
- 胃友
- 鱼胶
- 鮹鱼
- 雪茶
- 苦木叶
- 牛血
- 饴糖
- 皂柳
- 赛葵
- 铁仔
- 秧鸡
- 鲸蜡
- 白梅
- 豆蔻
- 水獭
- 麝肉
- 鼠胆
- 祖司麻
- 礁膜
- 石楠
- 胆矾
- 鹅腿骨
- 防己
- 葶苈
- 蝶兰
- 鲛鱼
- 猴楠
- 短柄五加
- 鼠脂
- 芥菜
- 苎花
- 菘子
- 梧桐
- 蜘蛛
- 野棕
- 竹菌
- 雉肝
- 鱵鱼
- 菟丝草
- 朱砂七
- 牛蒡
- 牛西西
- 牛金子
- 鸟不宿
- 葶苈子
- 糯米泔
- 雪梨膏
- 牛奶树
- 香蓼
- 麻风树
- 蛇地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