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叶寄生
《中华本草》:卵叶寄生
拼音注音
Luǎn Yè Jì Shēnɡ
别名
秦氏寄生、柚子寄生、木菠萝寄生、枫木寄生、杂寄生、寄生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梨果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rrula chingii(Cheng)H. S. Kiu[Loranthus chingii Cheng」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约1m。嫩枝、叶、花序和花均密被锈色叠生星状毛和星状毛;小枝灰色,无毛,具皮孔。叶对生或近对生,革质;叶柄长6-12mm,被毛;叶片卵形、卵圆形或长卵形,长6-llcm,宽4-7cm,先端圆钝,有时钝尖头,基部圆形,有时浅心形,上面无毛,下面被星状毛或无毛,侧脉4-5对,在上面明显。总状花序,2-3个胞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,花序梗和花序轴共长l- 2.5cm,具花7-14朵;花红褐色或黄褐色;花梗长l-2mm;苞片卵形,花托陀螺状,长约3mm;副等环状,全缘;花冠花蕾时管状,长且-1.3cm,下半部稍膨胀,顶部卵球形,开花时顶部4裂,裂片近匙形,长3-5mm,反折;花柱线状,柱头近头状。浆果梨形,黄色,长9-10mm,直径约3mm,果皮被星状毛。花期9月至翌年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-1100m的低山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油茶、木油桐、木波萝、白饭树、普洱茶等植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 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化痰止咳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咳嗽;痢疾;睾丸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祛风湿、消炎的功能。用于痢疾,小儿睾丸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冷地卫矛
- 卵叶鳞始蕨
- 庐山楼梯草
- 柳叶菜
- 海芙蓉
- 砗磲肉
- 夏枯草
- 橙子
- 慈菇
- 唐古特报春
- 灵猫肉
- 响铃草
- 犀牛皮
- 杏香兔耳风
- 秤砣梨
- 熊胆
- 兴木蒂那布
- 心叶兔耳风
- 撑篙竹
- 川黔鸭脚木
- 羊角拗
- 小蓝花地丁
- 羊蹄
- 构皮麻
- 老鼠簕
- 疳积草
- 老鼠瓜
- 蚌花
- 花椒根
- 红薯细辛
- 黄杞叶
- 柠条花
- 老虎须
- 老鸦柿
- 甘蔗滓
- 刺天茄叶
- 刺李
- 柠条子
- 老虎泡
- 滚山虫
- 老鼠耳
- 芭蕉叶
- 腺花香茶菜
- 广藿香
- 朱唇
- 丽子藤
- 接气草
- 九头草
- 山麻黄
- 柏子仁
- 山麻雀
- 化血胆
- 天生草
- 虾蟆胆
- 稻芽
- 乌榄
- 鼻烟
- 瓜蒂
- 野烟
- 狗脊
- 麦奴
- 乌桕
- 兔血
- 猬菊
- 麋脂
- 麻根
- 鹿尾
- 芦花
- 血余
- 鸽粪
- 由跋
- 柚核
- 马肝
- 麻秸
- 西桦
- 雨韭
- 麻油
- 慈竹
- 柿蒂
- 马蔺
- 麦芽
- 梓树
- 口蘑
- 土瓜
- 榆花
- 马草
- 鲎壳
- 骨螺
- 柳叶
- 赤麻
- 苦茄
- 马肉
- 西瓜
- 女菀
- 李根
- 皋芦
- 苦蘵
- 鳡鱼
- 麻蕡
- 马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