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骨灵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排骨灵
拼音注音
Pái Gǔ Línɡ
别名
广香藤、满山香
英文名
root-bark of manybract Fissistigma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多苞瓜馥木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ssistigma bracteolatum Chatt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。切段、晒干。
原形态
多苞瓜馥木,攀援状常绿藤本,长可达10m。茎藤灰绿色,有小皮孔,小枝被黄褐色毛。叶互生,长圆形,长4-15cm,宽2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至圆形,全缘,上面几无毛,下面密被黄褐色柔毛,侧脉在叶两面均明显突起,如排骨状。花小,黄色,数花一簇,与叶对生。果圆球形,直径约1.5cm,柄长约3cm,全体被黄色茸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路旁、潮湿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涩;温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活血止血。主外伤出血;骨折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解毒,养血,清热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舒筋,活血,消炎,止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排骨灵
拼音注音
Pái Gǔ Línɡ
别名
满山香
来源
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排骨灵Fissistigma bracteolatum Chatterjee,以根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段,晒干研末。
性味
辛、涩,温。
功能主治
舒筋,活血,止血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外用适量,研末,酒调外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排骨灵
拼音注音
Pái Gǔ Línɡ
别名
广香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满山香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番荔枝科植物多苞瓜馥木的根皮。全年可采。切段、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状常绿藤本,长可达10米。茎藤灰绿色,有小皮孔,小枝被黄褐色毛。叶互生,长圆形,长4~15厘米,宽2~3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至圆形,全缘,上面几无毛,下面密被黄褐色柔毛,侧脉在叶两面均明显突起,如排骨状。花小,黄色,数花一簇,与叶对生。果圆球形,直径约1.5厘米,柄长约3厘米,全体被黄色茸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路旁、潮湿林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辛涩,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解毒,养血,清热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舒筋,活血,消炎,止血。治外伤出血,骨折,跌打损伤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枪刀药
- 桤木
- 披麻草
- 枇杷
- 坡参
- 披麻草根
- 球核荚蒾
- 琴叶榕
- 芡实茎
- 蔷薇枝
- 雉尾
- 枇杷芋
- 荠苨
- 平贝母
- 蜣螂
- 山橿
- 芋
- 密马
- 慈乌
- 大鲵
- 腐沫
- 慈菇
- 蚌
- 单叶铁线莲
- 蜥蜴
- 金荞麦茎叶
- 尖叶铁扫帚
- 土千年健叶
- 五爪金龙花
- 龙头节肢蕨
- 空心莲子草
- 柱果铁线莲
- 黄花虱麻头
- 黄花紫丹参
- 凉伞盖珍珠
- 高山唐松草
- 同形鳞毛蕨
- 兰花双叶草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尖叶唐松草
- 马蓼
- 虾蟆胆
- 血余
- 乌榄
- 柚核
- 稻芽
- 狗脊
- 瓜蒂
- 鸽粪
- 乌桕
- 兔血
- 芦花
- 猬菊
- 由跋
- 麻根
- 野烟
- 麋脂
- 鼻烟
- 羊蹄
- 小蓝花地丁
- 紫苏子
- 犀牛皮
- 橙子
- 老虎须
- 构皮麻
- 朱唇
- 蚌花
- 狐狸尾
- 腺花香茶菜
- 老鸦柿
- 老鼠簕
- 接气草
- 甘蔗滓
- 柳白皮
- 老虎泡
- 夏枯草
- 丽子藤
- 芭蕉叶
- 老鼠耳
- 疳积草
- 砗磲肉
- 柏子仁
- 熊胆
- 柳叶菜
- 蜻蜓
- 九头草
- 黄杞叶
- 山麻雀
- 化血胆
- 海芙蓉
- 老鼠瓜
- 灵猫肉
- 杏香兔耳风
- 秤砣梨
- 花椒根
- 响铃草
- 广藿香
- 天生草
- 冷地卫矛
- 卵叶寄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