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鳸
《*辞典》:桑鳸
拼音注音
Sānɡ Hù
别名
桑扈(《诗经》),青雀、窃脂(陆玑《诗疏》),蜡嘴雀、蜡嘴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汪颖《食物本草》
来源
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。
原形态
体长20余厘米。嘴厚而强,呈短而粗的圆锥形;色黄,先端黑。虹膜褐色。额和头顶呈亮黑色,此色延围眼部、颊部,直达喉部。上体余部均呈灰褐色。翼羽黑色,具金属光辉,外侧初级飞羽均具白斑。尾呈光泽黑色。下体淡褐灰色,腹以下转白色。脚黄白色。雌鸟的头和尾均灰褐,无黑色;一般羽色较苍淡。
群栖于山区混交林中或平原杂林中。食物为野生植物的种子及浆果和鳞芽等。
生境分布
分布我国东北部,迁徙时经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四川等地至南部越冬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虚损羸瘦。
①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"主肌肉虚羸,益皮肤。"
②《东医宝鉴》:"炙食,能补气。"
③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胃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桢楠根
- 荷苞花
- 刺栗子
- 绿豆
- 罗汉松叶
- 蚌壳草根
- 褐盖肉齿菌
- 畲山羊奶子
- 骨螺
- 红药子
- 蚌肉
- 山羊肉
- 水胡满根
- 山稔叶
- 红蒂蛇
- 刺叶楤木
- 水苏根
- 山佩兰
- 山大刀
- 催吐萝芙木
- 刺叶苏铁
- 薜荔果
- 水松球果
- 蛤蜊肉
- 柠条
- 刺果藤仲
- 高山扁枝石松
- 风花菜
- 石夹生
- 鸨油
- 双剪菜
- 红苕母子
- 蝴蝶花
- 红车轴草
- 高原蚤缀
- 刺果藤
- 肥猪苗
- 楠藤
- 红鬼笔
- 薄荷油
- 花脸细辛
- 黑大豆
- 高山望
- 黑及草
- 南烛根
- 刺龙牙
- 吹云草
- 黄锁梅叶
- 水绵
- 锅焦
- 水冬瓜
- 老鼠刺
- 南瓜七
- 水黄花
- 石莲
- 石蜈蚣
- 鳜鱼胆
- 刺瓜米草
- 南蛇藤果
- 亮叶茉莉
- 绿豆衣
- 甘蕉根
- 鸽粪
- 刺齿凤尾蕨
- 荔枝壳
- 葫芦巴
- 生漆
- 老枪谷子
- 花叶九节木
- 垂柳
- 荚蒾根
- 刺楸
- 维特他
- 苦白蜡
- 红花山牵牛
- 石斛
- 还阳参
- 狗脚迹
- 虎头兰
- 红色新月蕨
- 老虎俐根皮
- 罗裙带根
- 老牛揣
- 荜茇
- 实葫芦根
- 芦花
- 胡桃树皮
- 胡桃花
- 南板蓝根
- 蓖麻蚕
- 豹皮樟
- 老虎耳
- 红花菜
- 女儿茶
- 柠鸡儿果
- 刺糖
- 女菀
- 败毒草
- 芦竹根
- 芭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