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米
《中华本草》:太白米
拼音注音
Tài Bái Mǐ
别名
九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鳞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otholirion bulbuldiferum(Lingelsh.)Srearm[Paradisea bulbulifera Lingelsh;notholirion hyacinthi-num(Wils.)Stapf]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挖小鳞茎,去外皮,阴干。
原形态
假百合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60-150cm,近无毛。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,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,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;须根极多,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;小鳞茎卵形,淡褐色,直径3-5mm。基生叶数枚,带形,长10-25cm,宽1.5-2cm;茎生叶呈条状被针形。总状花序有花10-24朵;苞片叶状,条形;花梗稍弯曲;花淡紫色或蓝紫色;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,先端绿色;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;子房淡紫色,柱头3裂,裂片稍反卷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有钝棱。花期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鳞茎含甾体生物碱:太白米甙甲
性味
辛;甘;苦;微温
功能主治
理气和胃;祛风止咳。主脘腹胀痛;呕吐;风寒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6g;研末,1.2-2.4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太白米
拼音注音
Tài Bái Mǐ
别名
假百合
来源
为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(Wils.)Stapf以小鳞茎入药。秋末采挖,晒干去壳备用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宽胸理气,止咳止痛。用于心胃气痛,胸闷,咳嗽,呕吐。
用法用量
0.5~2钱,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~8分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止血丹
- 白叶藤
- 白花油麻藤
- 白九股牛
- 肉苁蓉
- 卷耳
- 樟树皮
- 中亚天仙子
- 蕺叶秋海棠
- 顶头马蓝
- 脱力草
- 三条筋
- 苦瓜根
- 索骨丹
- 油茶子
- 三枝叶
- 三朵云
- 三色堇
- 鮧鱼鳔
- 柞木根
- 桐叶
- 玉蝉花
- 藤五加
- 柞蚕蛹
- 甜瓜子
- 苦荞头
- 三白草
- 三加花
- 王瓜子
- 岩青兰
- 龙须草
- 油桐子
- 鹅绒藤
- 痰火草
- 角盘兰
- 野木瓜果
- 抓地龙
- 钓樟枝叶
- 玉叶金花
- 珍珠绣球
- 龙老根
- 十两叶
- 岩青菜
- 龙须藤
- 藤黄连
- 多花猕猴桃
- 禹州漏芦
- 龙船乌泡
- 斩木橿子
- 龙涎香
- 油柑虫节
- 朱砂根叶
- 调羹树
- 制何首乌
- 竹节香附
- 宽唇神香草
- 竹衣
- 藤仲
- 箭刀草
- 跌破勒
- 鳞衣草
- 抓地虎
- 龙牙楤木
- 三叶崖爬藤
- 獭骨
- 醉鱼草
- 甜瓜
- 多花猕猴桃根
- 苎麻根
- 一窝鸡
- 藤壶
- 聚头蓟
- 秃鹫
- 紫靛
- 三裂叶犁头尖
- 雨韭
- 柚核
- 阔叶十大功劳
- 伞杨
- 鹿蹄草
- 梓树
- 粟芽
- 枳实
- 龙头节肢蕨
- 柞树皮
- 鳢鱼肠
- 石龙芮
- 黎罗根
- 跳皮树
- 桐叶千金藤
- 叶下花
- 蛇接骨
- 甲香
- 柞树叶
- 栉叶蒿
- 菊花参
- 十萼茄
- 棘胸蛙
- 龙常草
- 龙骨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