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公树子
《中华本草》:鸭公树子
拼音注音
Yā Gōnɡ Shù Z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鸭公树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olitsea chuii Merr.采收和储藏:冬季采摘成熟果实,取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鸭公树乔木,高8-18m。小枝绿黄色,除花序外,其他各部均无毛;顶芽卵圆形。叶互生或聚生于枝顶呈轮生状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8-16cm,宽2.7-9cm,先端渐尖、基部锐尖,革质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绿色。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,多个密集;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破裂片4,卵形或长圆形;外面基部及中肋被柔毛,内面基部有柔毛;雄花能育雄蕊6,花丝长约3mm,基部有柔毛,退化子房卵形,无毛,花柱有稀疏柔毛;雌花退化雄蕊基部有柔毛,子房卵形,无毛,花柱有稀疏柔毛,柱头盾状。果椭圆形或近圆形,长约1cm,直径约8mm;果梗长约7mm;略增粗。花期9-10月,果期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或丘陵地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利水消肿。主胃脘胀痛;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黎辣根
- 玉米油
- 三七叶
- 山蟹
- 樱桃
- 香蒲
- 鮧鱼尾
- 绛梨木根
- 筋藤
- 金槐
- 水湿柳叶菜
- 水细辛
- 夹蛇龟肉
- 鹅骨梢
- 鸡蛋壳
- 山蒿
- 马蹄甲
- 麂子草
- 豆叶七
- 七叶薯
- 土百部
- 水龙胆草根
- 石柑子
- 鬼臼叶
- 榼藤子
- 石蝴蝶
- 豇豆
- 水松
- 不凋木
- 四时青
- 杨梅叶
- 水老虎
- 救必应
- 山地豆
- 龟版胶
- 石菖蒲
- 耳叶排草
- 水虾草
- 苦杏仁
- 宽叶鼠曲草
- 宽叶紫萁
- 龟胆汁
- 过路惊
- 水马桑
- 水八角莲
- 高山柏
- 绛梨木叶
- 山乌桕根
- 引水蕉
- 礜石
- 石蒟
- 鼠胆
- 橘根
- 锅粑
- 黍根
- 鲨鱼骨
- 水鳖蕨
- 柿花
- 阿氏蒿
- 生漆
- 雁肪
- 鸡骨草
- 石山花椒
- 少花柏拉木
- 马鹊树
- 桑叶
- 杉皮
- 麦刺藤叶
- 七筋姑
- 树葱
- 山沉香
- 过岗龙
- 野芝麻
- 山柰
- 五味藤
- 山桂皮
- 谷皮藤
- 石耳
- 仙茅
- 鸡心七
- 榅桲皮
- 榅桲
- 角蒿
- 鸽
- 荆芥
- 树扁竹
- 焰爵床
- 桐根
- 糠油
- 云母石
- 龙棕
- 狮子尾
- 杉木节
- 四季春
- 金牛七
- 石床
- 牙疳药
- 杉叶藻
- 山乌龟
- 石刁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