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鸡草
《中华本草》:野鸡草
拼音注音
Yě Jī Cǎo
别名
小仙茅、小金锁梅、山韭菜、龙肾子、独脚仙茅
英文名
Herb of Gold Stargrass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仙茅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poxis aurea Lou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金梅草,多年生矮小草本。根茎球形或长圆形,肉质,内面白色,外面包有老叶柄的纤维残迹;根须状甚短。叶基生,4-12枚;叶片狭线形,长7-30cm,宽2-6mm,先端长尖,基部膜质,有黄褐色疏长毛;主脉3条,中脉明显。花茎纤细,由叶丛抽出,长2.5-10cm,或更长,被白色长柔毛;花被片6,黄色,长圆形,长6-8mm,宿存,有褐色疏长毛,内层的3枚,两侧膜质;维蕊6,着生于花被片基部,花丝短;子房下位,3室,长3-6mm,有疏长毛,花柱短,柱头3裂,直立。蒴果棒状,长6-12mm,成熟时3瓣开裂;种子多数,近球形,表面具瘤状突起。花期春、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荒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甘、微辛、温
功能主治
温肾壮阳;理气止痛。主肾虚腰痛;阳痿;失眠;寒疝腹痛
复方
①治病后阳虚:野鸡草三至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②治疝气:野鸡草三钱,小茴香一钱,煎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各家论述
《贵州草药》:温肾调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野鸡草
拼音注音
Yě Jī Cǎo
别名
小仙茅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球形或长圆形,顶部冠以黑褐色的老叶纤维;根须状,甚短。叶根生,狭线形,长7~20厘米,宽1.5~5毫米,边缘疏生白色细长柔毛,主脉3条,中脉明显。花梗由叶丛抽出,纤细,长1.5~4厘米,被白色长柔毛,有花1~2朵;苞片小,刚毛状;花被裂片6,淡黄色,外面被白色长柔毛,内层的3瓣两侧膜质;雄蕊6,着生于花被裂片的基部;子房下位,棒状。蒴果棒状,3瓣裂。花期春、夏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。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各地。
性味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温,味甘微辛。"
功能主治
《贵州草药》:"温肾调气。"
复方
①治病后阳虚:野鸡草三至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疝气:野鸡草三钱,小茴香一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菊
- 青琅玕
- 庵闾
- 大刺儿菜
- 矮人陀
- 野芫荽
- 青蒿子
- 梧桐
- 八月瓜
- 野麦子
- 青黛
- 望江南
- 银南星
- 苦檀叶
- 苦草
- 苦糖果
- 大叶排草
- 银柴胡
- 大伸筋草
- 无缝珠
- 青蛙
- 一年蓬
- 大叶树萝卜
- 大叶钩藤
- 青桐翠木
- 野苦荬菜
- 猬心肝
- 云母
- 苦楝菌
- 大二郎箭
- 云南柴桂
- 野西瓜苗
- 糠谷老
- 一把篾
- 无花果叶
- 野菱根
- 阴香皮
- 苦木
- 大发表
- 野蘑菇
- 看麦娘
- 野高粱
- 野茄树
- 云南鸡矢藤
- 驱风通
- 大叶骨碎补
- 大叶千里光
- 大叶紫珠
- 尖叶子打虫药
- 僵蚕
- 剪刀股
- 珠芽半枝
- 金挖耳根
- 巨紫堇
- 鸭儿芹
- 二叶舌唇兰
- 榉树
- 鸦跖花
- 角果木叶
- 假蒟子
- 金刚口摆
- 儿茶
- 大叶藤
- 云木香
- 剪夏罗
- 竹鼠肉
- 姜露
- 鹅肉
- 二叶舞鹤草
- 竹叶莲
- 金珠柳
- 豆蔻花
- 节瓜
- 九头青
- 貒骨
- 假酸浆花
- 铁马豆
- 假荔枝根
- 九子连环草
- 九龙藤叶
- 九龙藤
- 九倒生
- 卷边桩菇
- 通骨消茎叶
- 针叶火绒草
- 假友水龙骨
- 跌打草
- 铁海棠
- 铁蚂蟥
- 鱼尾葵叶
- 假鹰爪根
- 剪夏罗根
- 波罗蜜核中仁
- 装饰卷柏
- 苎麻梗
- 鸭胆子
- 鹅掌上黄皮
- 等宽鳞毛蕨
- 苏铁花
- 九翅豆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