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蔻花
《*辞典》:豆蔻花
拼音注音
Dòu Kòu Huā
出处
《饮片新参》
来源
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花。夏季采。拣去花梗,晒干。
形状
干燥花朵,呈扁压的长形块片,外表淡黄色,外面包被膜质状的花被,有明显纵脉,下端残留花柄。商品中多数是花被的碎片,间有少数花梗。微有芳香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开胃理气,止呕,宽闷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.5钱。
注意
阴虚内热者忌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豆蔻花
来源
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。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花。
性味
辛,温。
归经
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功能主治
化湿行气,温中止呕。适用于寒湿气滞、脘腹胀闷、胃呆、呕吐等症。
用法用量
3~6g,入煎剂宜后下。
备注
(1)功用与豆蔻相同,但温性略减,力亦较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节瓜
- 九头青
- 貒骨
- 假酸浆花
- 铁马豆
- 假荔枝根
- 九子连环草
- 九龙藤叶
- 九龙藤
- 九倒生
- 卷边桩菇
- 通骨消茎叶
- 针叶火绒草
- 假友水龙骨
- 跌打草
- 铁海棠
- 铁蚂蟥
- 鱼尾葵叶
- 假鹰爪根
- 剪夏罗根
- 波罗蜜核中仁
- 装饰卷柏
- 苎麻梗
- 鸭胆子
- 鹅掌上黄皮
- 等宽鳞毛蕨
- 苏铁花
- 九翅豆蔻
- 酸角
- 三七草
- 棘豆根
- 鼠尾粟
- 蒴藋
- 豆黄
- 碎密花
- 苏铁蕨
- 景天
- 酱瓜
- 三七花
- 桉树果
- 碎米蕨
- 金爪儿
- 铜骨七
- 角叉菜
- 峨嵋耳蕨
- 砂仁花
- 蛇眼草
- 铁筷子
- 铁色箭
- 马蹄细辛
- 退血草
- 夹蛇龟
- 阿里红
- 石韦根
- 蝶毛菌
- 三分三
- 竹叶榕
- 鸡挂骨草
- 铁鞭草
- 透骨香
- 吉祥草
- 鸭嘴癀
- 假茼蒿
- 铁扫帚
- 金丝藤仲
- 菘菜子
- 卷毛耳草
- 极丽马先蒿
- 九味一枝蒿
- 鸡骨常山
- 尖山橙
- 短瓣女娄菜
- 蒴藋赤子
- 假酸浆
- 穇穗莎草
- 石龙刍根
- 鳙鱼头
- 三台红花
- 峨眉香科
- 金丝杜仲
- 矮脚苦蒿
- 假蒟果穗
- 砂漏芦根
- 剑叶玉簪
- 铜线草
- 铁脚威灵仙叶
- 假香附
- 接骨树皮
- 踏膀药
- 酸模叶橐吾
- 硕苞蔷薇
- 铜脚威灵仙
- 蓍实
- 竹鱼
- 鸡子
- 通天草
- 尖连蕊茶根
- 江西金钱草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鱼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