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唇马先蒿
《中华本草》:大唇马先蒿
拼音注音
Dà Chún Mǎ Xiān Hā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大唇马先蒿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.subsp.labellata(Jacq.) Tsoong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磊唇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,高15-30cm。根肉质。茎多条从基部发出。基生叶成丛,有长柄,柄长2-5cm;叶片披针状长圆形,羽状全裂,裂片9-12对,卵形,边缘有锐齿;茎生叶少,柄短。总状花序短;苞片叶状,无毛或有疏毛;花萼长卵形,齿5,后方1枚较小,全缘,其余的基部狭缩,上部卵形且有锯齿;花冠玫瑰色,筒长于萼1倍,盔上喙多少膝状屈曲向前,喙长达8-10mm,常作S形卷曲,下唇宽2.5-3cm,基部宽心形,伸到筒的后方,侧裂大于中裂1倍;雄蕊着生于筒端,前方1对花丝有毛。蒴果披针状卵形,有小凸尖。种子卵圆形,有网纹。花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4500m的山谷潮湿处和高山草甸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肉质,茎叶皱缩。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状矩圆形,羽状全裂,裂片缘有锐齿。苞片叶产太;花萼长卵状,全缘;花冠玫瑰色。蒴果披针状卵形,有小凸尖。气微,味微苦。
性味
味甘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;解毒;利湿。主痢疾;腹泻;肝炎尿路感染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卷毛耳草
- 虎骨胶
- 白花藤
- 大青木
- 倒地铃
- 大百解薯
- 一口红
- 大叶黄杨
- 冻绿叶
- 大叶紫薇
- 土黄连
- 无患树蔃
- 窝儿七
- 白芥子
- 野茉莉
- 肉桂
- 酸模
- 鸭肪
- 椒目
- 云南五味子根
- 青稞
- 黍根
- 篑草
- 鹌鹑
- 白芷
- 蛇莓
- 青蛙胆
- 一点血
- 韶子
- 野菱
- 鸡嗉子
- 酒糟
- 棘针
- 荩草
- 杉皮
- 鼹鼠
- 铁粉
- 蚤休
- 鱼蓼
- 鸡子壳
- 牛至
- 大榆蘑
- 鲫鱼子
- 粳米
- 羊乳
- 牛脑
- 桔梗
- 大叶蒟
- 岩豆
- 白及
- 胃友
- 鱼胶
- 鮹鱼
- 雪茶
- 苦木叶
- 牛血
- 饴糖
- 皂柳
- 赛葵
- 铁仔
- 秧鸡
- 鲸蜡
- 白梅
- 豆蔻
- 水獭
- 麝肉
- 鼠胆
- 祖司麻
- 礁膜
- 石楠
- 胆矾
- 鹅腿骨
- 防己
- 葶苈
- 蝶兰
- 鲛鱼
- 猴楠
- 短柄五加
- 鼠脂
- 芥菜
- 苎花
- 菘子
- 梧桐
- 蜘蛛
- 野棕
- 竹菌
- 雉肝
- 鱵鱼
- 菟丝草
- 朱砂七
- 牛蒡
- 牛西西
- 牛金子
- 鸟不宿
- 葶苈子
- 糯米泔
- 雪梨膏
- 牛奶树
- 香蓼
- 麻风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