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柄南蛇藤根
《中华本草》:短柄南蛇藤根
拼音注音
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ēn
别名
大藤菜、白花藤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的根及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。
原形态
短梗南蛇藤 藤状灌木,高可达7m。小枝具较大而突起的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-15mm;叶片长圆状窄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-11mm,宽3-6cm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序顶生及腋生,顶生花序长达5cm,花序轴分枝短,腋生花序有花1-3朵;雌花序均为腋生,3-7花,花黄绿色;雄花具杯状花盘,雄蕊着生于花盘边缘,退化雌蕊短柱状;雌花有退化雄蕊,子房与杯状花盘离生,花柱细长,柱头3裂、每裂2叉分枝,蒴果近球状,径约1cm。种子3-6颗,具橙红色假种皮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间丛林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根含1β-乙酰氧基-2β,8β,9α-三苯甲酰氧基-4α,6α-二羟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-acetoxy-2β,8β,9α-tribenzoy-loxy-4α,6α-dihydroxy-β-dihydroagarofuran),1β-乙酰氧基-8β,9α-二苯甲酰氧基-2β-(呋喃-β-甲酰氧基)-4α,6α-二羟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[1β-acetoxy-8β,9α-dibenzoyloxy-2β(furan-β-carbonyloxy)-4α,6α-dihydroxy-β-dihydroagarofuran],卫矛醇(dulcitol)。
性味
辛;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疝气痛;疮疡肿毒;带状疱疹;湿疹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研末,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短枝六道木
- 头发七
- 剪草
- 剑叶铁角蕨
- 豆瓣香
- 鄂报春
- 鸭血
- 玳玳花
- 棕榈
- 皱巴坚螺
- 短柱梅花草
- 耳草
- 钝叶草
- 猪耳掌
- 浙贝母
- 浙樟
- 枳椇木汁
- 景天三七
- 窄叶南蛇藤
- 苦参实
- 追风伞
- 蜀葵苗
- 十字苔草
- 橘红珠
- 窄叶飘带草
- 菊三七
- 见血封喉
- 莙荙子
- 多花八角莲
- 钻天杨
- 八爪金龙
- 皂荚根皮
- 硬叶女娄菜
- 短穗草胡椒
- 掌裂秋海棠
- 吉龙草
- 野巴子
- 食盐
- 枳椇木皮
- 窄叶大戟
- 竹叶蕉
- 昆明山海棠
- 中华补血草
- 峨山雪莲花
- 光叶海桐叶
- 竹叶
- 蜀五加
- 叫姑姑
- 橘叶
- 吉笼草
- 迎春花
- 酒瓶花
- 枣树皮
- 红须须
- 皱叶南蛇藤
- 珠芽半支
- 轻粉
- 石上藕
- 钻秆虫
- 铅粉
- 姜三七
- 艾实
- 多花野牡丹
- 玉龙鞭
- 青龙藤
- 苎麻叶
- 紫青藤
- 醉针茅
- 榆荚仁
- 鳝鱼皮
- 竹叶马豆
- 豆瓣绿
- 蜀漆
- 椰子瓤
- 珠兰
- 野花椒根
- 岳桦
- 指甲花叶
- 一支箭
- 柠条籽
- 鸡爪簕
- 蜈蚣藤
- 重叶莲
- 玉蜀黍根
- 昂天莲
- 霜红藤
- 碱花
- 金橘核
- 竹柏
- 三角咪
- 三花枪刀药
- 伤寒头
- 朱砂莲
- 三叶金锦香
- 铁棒锤
- 尖苞柊叶根
- 柘木
- 鸡冠参
- 通脱木花上粉
- 中南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