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穗石柯根
《中华本草》:多穗石柯根
拼音注音
Duō Suì Shí Kē Gēn
别名
甜茶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(Wall.)Re-hd.[Quercus polystachyus Wall.;Q.litseifolius Hance;Lithocar-pus litseifolius(Hance)Chun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11-15m。小枝幼时淡褐色,老时干后暗褐黑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2-2.5cm,基部增粗,常呈暗褐色,有时被灰白色粉霜;叶片革质,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,长7-14cm,宽3-4cm,先端急尖或突然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无毛,下面稍带灰白色,侧脉7-10对,支脉纤细,疏离,稍明显,小脉通常不明显。雄花序极少复穗状;雌花3朵一簇,常1朵结实。果序长8-10cm,轴纤细,直径约5mm;壳斗浅盘形,包围坚果基部,直径9-14mm,高3-5mm;鳞状苞片轮状排列,细小,除顶部外与壳斗愈合,被褐黑色绒毛;坚果扁球形,直径1.6-1.8cm,长9-13mm,未成熟时顶部锥尖状,成熟时近平坦,中央有短尖头,基部截平,无毛;果脐深内陷,直径6-8mm。花期5-9月,果期翌年5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2000m的山地密林中,路边的灌丛中偶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。
性味
甘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补肝肾;祛风湿。主肾虚腰痛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天香炉
- 倒生莲
- 独叶山兰
- 乌榄核
- 白残花
- 假稻
- 地黄叶
- 堆莴苣
- 地茄子
- 乌蛇卵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白三七
- 山蒜
- 倒赤伞
- 五除叶
- 滇地黄连
- 丁癸草
- 泽泻实
- 独角莲
- 大茶药根
- 昙花茎
- 明萼草
- 多穗石柯果
- 金凤毛
- 苦竹根
- 金樱子
- 皱叶鼠李
- 桉叶
- 野菊花
- 晚香玉
- 山莓
- 九里香根
- 茅栗叶
- 詹糖香
- 山薄荷
- 聚藻
- 滇常山花
- 乌桕子
- 铁草鞋
- 猪毛草
- 劲直酢浆草
- 拘那花
- 蠘
- 苎麻根
- 桑霜
- 矮地茶
- 鹬肉
- 鸡血
- 鸡肉
- 石蒟
- 鼠李
- 蕨萁
- 鸐雉
- 藕粉
- 鱼狗
- 豆腐
- 石鲫
- 麦奴
- 鸡头
- 榅桲
- 土茶
- 蒟蒻
- 蕤核
- 橘络
- 礜石
- 鱼草
- 桉油
- 阿胶
- 驴肉
- 黍米
- 薜瓣
- 鳟鱼
- 石耳
- 犀肉
- 雪兔
- 檵花
- 橘白
- 鸭胆
- 鼠皮
- 酱
- 苦芥
- 锅粑
- 杉木
- 鱼油
- 蛇婆
- 葡萄
- 白及
- 橘根
- 麻花
- 蚱蝉
- 鹧鸪
- 峨参叶
- 苎麻
- 莲衣
- 青皮
- 大箭
- 小果金花茶叶
- 石鳖
- 藤乌
- 菱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