蜻蜓兰
《*辞典》:蜻蜓兰
拼音注音
Qīnɡ Tínɡ Lán
别名
竹叶兰(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)。
出处
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蜻蜒兰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5~50厘米。根伸长,稍肥厚。茎下部通常有3片(稀2片)较大的叶,倒卵状长椭圆形、椭圆形或广椭圆形,长6~15厘米,宽3~8厘米,先端圆而有锐尖头;茎上部叶1~2片,呈苞叶状,显着小。花序长7~15厘米;花黄绿色,排列稍密;苞片披针状线形,先端尖;中央的萼片椭圆形,长4~5毫米,圆头,1脉,侧萼片与花瓣几等长;唇瓣线状长椭圆形,基部两侧有微小的三角状突起,距圆筒状,长7~9毫米,向前方弯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缘、林间湿润的地方。分布我国中部、东北部。
功能主治
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:"治烧伤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汁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蜻蜓
- 钟萼木
- 单叶铁线莲
- 龙头节肢蕨
- 空心莲子草
- 金荞麦茎叶
- 尖叶铁扫帚
- 五爪金龙花
- 黄花虱麻头
- 土千年健叶
- 浙皖粗筒苣苔
- 凉伞盖珍珠
- 黄花紫丹参
- 尖叶唐松草
- 柱果铁线莲
- 西藏鸡爪草花
- 长毛香科科
- 兰花双叶草
- 高山唐松草
- 同形鳞毛蕨
- 羊蹄
- 紫苏子
- 小蓝花地丁
- 川黔鸭脚木
- 犀牛皮
- 构皮麻
- 狐狸尾
- 腺花香茶菜
- 蚌花
- 老虎须
- 橙子
- 朱唇
- 柏子仁
- 老鼠耳
- 甘蔗滓
- 老鸦柿
- 芭蕉叶
- 老鼠簕
- 夏枯草
- 柳白皮
- 柳叶菜
- 砗磲肉
- 丽子藤
- 老虎泡
- 熊胆
- 疳积草
- 老鼠瓜
- 接气草
- 黄杞叶
- 化血胆
- 九头草
- 山麻雀
- 秤砣梨
- 海芙蓉
- 杏香兔耳风
- 灵猫肉
- 卵叶鳞始蕨
- 花椒根
- 冷地卫矛
- 天生草
- 庐山楼梯草
- 响铃草
- 唐古特报春
- 广藿香
- 卵叶寄生
- 柠条花
- 刺天茄叶
- 撑篙竹
- 海螵蛸
- 红薯细辛
- 心叶兔耳风
- 滚山虫
- 柠条子
- 山麻黄
- 羊角拗
- 兴木蒂那布
- 刺李
- 马蓼
- 慈菇
- 虾蟆胆
- 稻芽
- 乌榄
- 鼻烟
- 瓜蒂
- 野烟
- 狗脊
- 麦奴
- 乌桕
- 兔血
- 猬菊
- 麋脂
- 麻根
- 鹿尾
- 芦花
- 血余
- 鸽粪
- 由跋
- 柚核
- 马肝
- 麻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