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树叶
《*辞典》:铁树叶
拼音注音
Tiě Shù Yè
出处
《药性考》
来源
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朱蕉(《南越笔记》),又名:铁树(《岭南杂记》),朱竹(《南越笔记》),铁连草(《家宝真传》),红叶铁树、红铁树。
直立、粗壮灌木,高1~3米,单干或少分枝。叶聚生于茎顶;披针状椭圆形至矩圆形,长30~50厘米,宽5~10厘米,多脉,先端渐尖,基部狭而成一有槽、阔脚、抱茎的柄,绿色或染紫红。花近无柄,互生于分枝上而成一广阔的圆锥花序,长约30厘米,淡红色至青紫色,间有淡黄的;花长约1厘米;花柄基部有总苞状的苞片3枚;花被管状,6裂,裂片狭,直立,约与管等长;雄蕊6;子房3室,每室有胚珠4~6颗。果为浆果。花期夏月。
本植物的花(铁树花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糖。
性味
甘淡,凉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淡,微寒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苦,寒。"
③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止血,散瘀。治痢疾,吐血,便血,胃痛,尿血,月经过多,跌打肿痛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治一切心胃及气痛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散瘀止血,活筋骨中血。治下血、吐血,煎肉食。跌打肿痛,同原酒糟敷之;加葱头、醋敷之,拔一切毒风、酒风。"
③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痢证。"
④《陆川本草》:"解热毒,凉血,止血。治痢疾,肠出血,尿血。"
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肺结核咯血,先兆流产,月经过多,尿血,痔疮出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赤痢:铁树叶一两,石榴皮三钱,马齿苋一两,银花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陆川本草》)
②治大便出血:铁树叶一两,猪精肉四两。煮服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铜锤草根
- 茅莓
- 搜山虎
- 紫玉簪叶
- 紫花地丁
- 长果山橙
- 赤胫散
- 长杆兰
- 买麻藤
- 马来蒲桃
- 密陀僧
- 曼陀罗叶
- 菘菜
- 密马
- 草原老鹳草
- 韭子
- 糙苏
- 金鱼
- 锦鸡
- 蟾酥
- 金箔
- 草蛛
- 葱须
- 韭根
- 锦葵
- 茶花
- 韭菜
- 金腰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金钱白花蛇
- 金鸡勒
- 金钗
- 金蛤蟆
- 锦鸡儿
- 蟾舌
- 金鸡纳
- 金边龙舌兰
- 锯鲨翅
- 金鸡尾
- 锯锯藤
- 锯鲨肝
- 金缕梅
- 锦地罗
- 金石斛
- 锯鲨胆
- 齿叶草
- 金露梅
- 金鱼藻
- 金腰子
- 金纽子
- 草木灰
- 粗叶木叶
- 韭菜子
- 金顶蘑
- 金花树
- 金钗股
- 金鸡脚
- 金石溜
- 金雀花
- 金钮扣
- 锯齿王
- 金耳环
- 金粉蕨
- 金雀根
- 金盏菊
- 金银花
- 金莲花
- 金线鱼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韭叶芸香草
- 金礞石
- 金线包
- 金精石
- 韭菜莲
- 金钱木根
- 金盏菊花
- 金盏草根
- 金鸡豇豆
- 金草
- 金线草根
- 锯叶竹节树
- 金老梅花
- 金盏银盘
- 锦香草
- 金花茶叶
- 金边莲
- 金钱苦叶草
- 金钱橘饼
- 锯齿草
- 金花蚤草
- 金银花子
- 金老梅叶
- 金钩如意草
- 金钱松叶
- 金鱼藤
- 金铁锁
- 丢了棒
- 金花草
- 人参芦
- 金缕半枫荷